桃花源詩
<陶淵明>
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黃綺之商山,伊人亦雲逝。
往跡浸複湮,來徑遂蕪廢。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
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
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製。
童孺縱行歌,斑白歡遊詣。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
雖無紀曆誌,四時自成歲。怡然有餘樂,於何勞智慧!
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異源,旋複還幽蔽。
借問遊方士,焉測塵囂外。願言躡清風,高舉尋吾契。
“子瀟大人當年遍尋天下無淨土,最後終於尋找到方法,以極致的力量在這裏創造了桃源秘境,沒想到這裏的凡人居然也有能進入這裏的,看來他機緣很深啊!”從這個桃花源境來了一個外來人以後,人們就都在竊竊私語。
“是啊,當年奉子瀟大人之命在這守護桃源,他卻不知道和梓柔小姐那裏快活去了,隻留我們在這夜已經無數載了。不過,這裏沒有勾心鬥角也沒有其他爭鬥,在這的生活還是挺舒心的。”
“是啊,還是子瀟大人偉大,竟然能想出來而且創造了這麼一處天下之淨土,讓天心城的多數人都遷到這,真是個明智的善舉啊!就是沒想到竟然在這個地方也有外人能進來。”
“對了,我好像記得,有一次子瀟大人說過,雖然這個世界離我們曾經所處的地方很遠,不過這個世界有一種叫‘修仙者’的修練者,不過他們修煉的是自己的能量,和我們煉心之法有些差別。也正因為這樣,這個世界上有許多大氣運者。子瀟大人說,修煉過的人會因為被自然迷惑永遠不會發現這個地方,而沒修煉過的大氣運者則有可能發現並且這個地方,不過出去後則氣運消盡,無法再進入此地,以後將平凡一生。看來這個就是子瀟大人口中的大氣運者了。”
“這樣啊,那我們怎麼辦?”
“既然他發現了這裏,也算有緣,按子瀟大人的說法,款待他一頓,給他點錯誤信息,讓他回去也就好了。”
“恩,可惜了這個人的氣運了,不過既然他進入這裏,那也算是一種天意吧。不過外人不得留駐,因為會把人界邪氣帶入這裏。子瀟大人既然也這麼說了,那就隻能送他出去了。幸好我們經常注意著外界的一些事。現在,應該是外邊凡人界的晉朝了吧。走吧,我們該去迎接這位客人了。記得剛來外邊好像是秦朝,一轉眼也快600年啦!”
“是啊,山中無歲月,這裏更沒啊,就讓這種恬淡幸福的生活永遠持續下去吧。走吧,我們去通知大家一聲,款待完客人再送出去以後,得把桃花源重新封閉一下了。這麼多年,也該換個地方了。”
“恩,知道了,我這就去準備遊境石,客人一走,咱就到下一個凡人界,觀光旅遊嘍!”
不久之後,隻聽一聲大唱:“試問世俗之士,又怎麼能知道塵世之外的事?我願駕著清風,高高飛去,尋找與我誌趣相投的人!”一個小型的淨土世界,徐徐向著星空深處飛去。後劉子驥等誌高之士聽聞消息前往尋找桃花源,遍尋而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