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低薪變高薪的案例
我因為一次偶然,結實了一位美國籍年輕男子吉米,他剛剛畢業,年齡隻有23歲,但卻已經達到了年薪20萬美元的收入。以他的年紀而言,這個收入,在美國絕對稱得上是高薪!
吉米出生於20世紀80年代,行為舉止間不隻給人朝氣蓬勃的感覺,還保留著一些年輕人特有的稚嫩。雖然他還很年輕,但他已經在媒體界打拚了7年。他在中學時期,就已經開始在他生活的加利亞福尼亞州給一些周刊雜誌做兼職。期間,因為興趣,又憑著“近水樓台先得月”的便利,吉米學習了攝影,並且水平相當不錯。上大學的時候,吉米依然考取了加利福尼亞當地一所大學,那時候,他已經開始為加利福尼亞州一家比較有名的報刊擔任攝影師。
吉米畢業後,來到紐約打工,成為紐約最大報業集團的一名攝影師。在媒體擔任攝影記者收入高,但這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媒體對圖片的新聞性要求特別高,工作強度和壓力也很大,攝影記者要頻繁往返於各個現場獲得第一手的素材。吉米指著自己偏黃的膚色說:“這就是一個證明。而且你可以觀察一下,攝影記者都曬得比較黑。”在此,我要解釋一下,吉米是一名白人。不過,他的膚色確實比一般的白人要略黑一些,據他說,這都是曬出來的!
攝影記者更不同於文字記者的是,“新聞講究抓拍,具有新聞意義的圖片往往是在0.1~0.2秒之間拍攝的”,這就不僅要求攝影記者有著出色的攝影技術,更要求他們具有敏銳的新聞觀察力,隻有關注到每一個不可忽視的細節,才能抓拍到具有新聞價值的圖片!
吉米為了提高自己的新聞敏感度,不僅加強和同事的溝通交流,向公司的“老前輩”們學習,更注重自己素質的提高,“有一段時間,我就經常在馬路上兜來兜去,主動尋找素材,培養自己對新聞的敏感和判斷力。有一次休假時,我去你們中國的上海玩,偶然看到美國銀行進滬門前儲戶湧動的場麵,腦子裏靈感忽閃,抓拍到的照片果然贏得了主編的讚賞”。
現在的吉米雖然獲得了高薪,年薪約20萬美元,但是和一起工作的其他資深攝影記者相比還有挺大的差距。攝影記者行業由於對技能的高要求,還屬於一個人才較為缺乏的行當。為了保持自己的競爭力,吉米沒有鬆懈,他對我說,他會在將來繼續努力。
吉米之所以能獲得高薪,一是因為他所從事的新聞攝影行業,對技能性要求很高,正是這種技能的高要求決定了他的高收入。擁有一技之長,能別人所不能,是年輕人獲得高薪的一條重要捷徑。現在有很多獨特的崗位給出的薪酬很高,但是要求從業者有著不同於一般人的技能,比如同聲傳譯、珠寶鑒定師、建築設計師以及吉米所從事的新聞攝影。如果年輕人善於培養自己的一技之長,無異於給了自己一把通往高薪的金鑰匙。
二是因為吉米重視實踐經驗的培養,7年的行業經驗,鍛煉出了他良好的專業技能和資曆。
三是因為吉米自己的勤奮和努力。他來中國旅遊,都不忘抓取瞬間的新聞價值,拍攝出了令主編讚賞的新聞圖片!
除了吉米,我還認識另一位美國的年輕高薪朋友——凱特。
凱特是一個很活潑開朗的女孩,在被我問及如何獲得高薪的曆程時,她說:“我沒有什麼特別的經曆,我就是工作時比較細心努力,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我的職業生涯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走下來的,用你們中國人的話說是‘水到渠成’,但是我相信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凱特的職業生涯路似乎很平坦,從財政局到證券公司,再轉行到現在的基金公司。但是“做最好的自己”,正是凱特畢業三年後就跨入高薪一族的最重要原因。她從一所普通的美國高校財會專業畢業後,最初沒有像同學那樣把目光隻投向了財會專業。凱特希望專門從事金融行業的工作,她把簡曆更多地投向了這樣的行業和部門。
但事與願違,畢業後凱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財政局。公務員的工作有點枯燥乏味,並不太適合性格活潑的凱特。凱特最初的收入雖然不低,但也不高,隻是當地的平均薪資水平。但是凱特並沒有就此消沉,而是積極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力求保證每一個細節的完美。凱特是個很有責任心的人,雖然工作不是很理想,她依然覺得盡心盡力完成工作也是很必要的。她說:“我覺得無論如何要對得起自己獲得的薪水,盡力地付出,終歸會有回報。”因此,她的同事都給予了她較高的評價。於此同時,凱特也在靜心等待著機會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