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特點:樹勢中庸,樹冠開張,分枝力中等,中短果枝結果為主,果枝率80%以上,自然座果率50%以上。雌先型,堅果較大,扁圓形,果頂呈肩張形。果殼緊密,單果重15.8克,殼厚0.8毫米,指捏即開,可取整仁,出仁率65.5%,果仁充實、飽滿,黃白色,品質好。
⑧寒豐:由遼寧省經濟林研究所通過人工雜交育成。2006年通過省級鑒定,目前在遼寧、河北等地有栽培。該品種首次突破了世界核桃育種的三大難題之一,即抗春寒。春寒是世界性的自然災害,一般在雌花開放後來一次寒流,雌花受凍,常造成核桃絕收,難以預防。所以必須培育雌花晚開的品種,而雌花晚開,又無授粉樹,則產量難以保障,所以育種難度較大。寒豐品種不僅僅雌花開的晚,一般在5月20日以後開花,可避開所有的寒流,而且具有很強的孤雌生殖能力,不用授粉也可座果,獲得豐產。目前,遼寧、河北、甘肅等地種植效果很好。
品種特點:樹勢強壯,樹勢直立,分枝力強,枝條粗壯,果枝率90%以上,在不授粉的條件下,自然座果率可達60%以上,這是其獨特的生物學特性。雄先型,堅果長橢圓形,果基圓,頂部略尖。堅果較大,單果重14.4克,果殼表麵刻溝少而淺,極光滑,色淺。縫合線窄而平或微隆起,殼厚1.2毫米左右,可取整仁或半仁,出仁率52.8%。果仁飽滿,黃白色。該品種樹勢強,豐產抗病,適應性強,特別適宜在我國北方容易遭受春寒危害而造成大量減產甚至絕產的地區栽培。
⑨新紙皮:由遼寧省經濟林研究所從新疆晚實紙皮核桃的實生後代中選育而成。1979年通過省級鑒定,目前在我國核桃產區的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0多個單位引種栽培。
品種特點:樹勢中庸,樹冠半開張,呈長圓形,分枝力強,小枝密集,雄先型。結果枝為短枝型,果枝率在90%以上,自然座果率在40%以上,屬於中晚熟品種。堅果圓形,果基圓形,果頂微尖。果殼表麵刻溝少而不明顯,縫合線平,非常光滑。單果重10克左右,果殼極薄,厚度為0.6毫米,指捏即開,取仁易,可取整仁,出仁率65%~70%,果仁充實飽滿,黃白色,品質極佳。該品種豐產,抗病,適宜在土壤比較深厚肥沃的地方栽培。
⑩中林1號:由中國林科院林業研究所通過人工雜交育成。1989年通過國家林業部鑒定,1990年被列入國家推廣品種。
品種特點:樹勢較旺,直立性強,樹冠橢圓形,分枝力強,屬雌先型,中熟品種,果枝率90%以上。座果率高,屬豐產型。堅果圓形,中等大,表麵刻溝淺,較光滑,單果重14克,殼厚1.1毫米,可取整仁,出仁率54%,果仁色淺。該品種豐產性強,若座果過多,果實變小,有必要加強肥水管理。
11中林3號:由中國林科院林業研究所通過人工雜交育成。曾在“七.五”期間參加全國核桃區域試驗。
品種特點:樹勢較強,樹姿較直立,半開張,分枝力強,屬雌先型,中熟品種,屬短枝型,果枝率80.9%。堅果長圓形,中等大,單果重11.9克,果殼厚1.3毫米,縫合線緊密,殼麵刻溝淺較光滑,取仁易,出仁率54.4%,果仁黃白色。該品種抗寒,耐旱,抗病性強,特豐產,優質。
12中林5號:由中國林科院林業研究所通過人工雜交育成。1989年通過國家林業部鑒定,1990年被列入國家推廣品種。
品種特點:樹勢較強,樹冠半圓形,半開張,分枝力強,雄先型,果枝率80.3%,側枝果枝率90%以上。堅果圓形,較小,平均單果重9.2克,殼麵光滑美觀,殼厚0.9毫米。縫合線緊密,可取整仁,出仁率62.2%,果仁色淺,品質上等。該品種較抗寒,耐旱,抗病性較強,適應性強,特豐產,品質優良,適宜密植。
13薄殼香:由北京市林業果樹研究所從新疆引種的核桃實生後代中選育而成。目前在北京、山西、陝西、河北、山東等地有栽培。
品種特點:樹勢較強,樹姿較直立,樹冠圓頭形,分枝力中等。果枝率58.3%,雄先型。堅果長圓形,果殼表麵光滑美觀,單果平均重13克,最大單果重15.5克,殼厚1.1毫米,縫合線緊密,可取整仁,出仁率60%左右,果仁色淺,品質上等。該品種耐旱,耐寒,比較抗病,堅果品質好,但豐產性一般。
14新早豐:由新疆林業研究所選自阿克蘇區的實生核桃群體。“七五”期間參加全國核桃區域試驗,1989年通過國家林業部的鑒定,1990年列入國家推廣品種。目前在我國主要核桃產區有栽培。
品種特點:樹勢強壯,樹冠較開張,樹冠半圓形,分枝力強,屬短果枝型,雄先型,中熟品種。果枝率可達90%以上。堅果卵圓形,中等大小,平均單果重在11.7克,殼麵光滑美觀,縫合線結合較鬆,易開裂,殼厚1.1毫米,可取整仁,出仁率57.1%,果仁黃褐色,品質中上等。該品種適應性較強,抗寒,耐旱,抗病,特豐產,品質優良,適宜密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