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選取接芽:由於夏季芽接的接穗是當年抽生的枝條,一般枝條上半部還比較幼嫩,尚未木質化或木質化程度很差,取芽困難,所以選擇枝條中下部的發育充實、葉柄基部隆起比較小的芽。
③用雙刀片嫁接:可在砧木上橫切一刀,切口長2厘米。再用1個刀片,在橫切口的一端縱切一刀,成“[”形切口。如用單刀片嫁接,則先在接穗上芽的上下各1厘米處橫切一刀,上下芽片的距離為2.5~3厘米。在橫切口的兩端各縱切一刀,成方塊形刀口。再從一縱切口的內側0.1厘米處縱切一刀,取下一條與芽片同長的皮條作尺子,豎靠在砧木的嫁接部位,在皮條的兩端各橫切一刀,再在橫切口的一側,縱切一刀成“[”切口。
④取下芽片:取下芽片後,務必看一下芽片內側是否帶有芽眼(維管束),沒有芽眼的不能用,接不活,即“凸活,平活,凹不活”。這是夏季芽接成活的關鍵之二。撬開砧木皮層,將芽片嵌入砧木皮層的切口中,撕掉多餘的砧皮,動作要快而準。
⑤綁縛:也稱初綁。芽片嵌入砧木切口後立即進行綁縛,用1.5厘米寬,18~20厘米長的塑料條進行綁縛,綁時要露出接芽。
⑥接芽要遮陰以防曬防水:由於接芽幼嫩,在未愈合之前,因太陽曬、水浸等常造成芽幹縮或變黑黴爛,因而要加以保護。方法是用2~3片核桃樹葉在接芽的上方綁一下即可,也可用喝水的紙杯,切開一個口,套在接芽上方的砧木上效果也很好,這是夏季芽接成活的關鍵之三。
⑦斷砧:也叫初斷。在接芽部位以上留3~5個複葉,並剪掉頂部的枝葉。
(5)接後管理:
核桃夏季芽接能否成活,成活後能否正常生長並安全越冬,嫁接後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為了提高嫁接成活率和保存率,接後管理要抓好以下幾項。
①再斷砧:一般在接後8~10天,接口部基本愈合,即便是灌水、降雨等接口也不會有傷流,為了促進接芽萌發生長,應將接口以上保留的枝葉,僅留下接口上方的1個複葉外,其餘全部剪除,這叫留辨子,這是成活的關鍵之四。
嫁接成活後,當接枝長到30厘米左右有4~5個複葉時,應將砧木上保留的枝葉,從嫁接部位以上剪掉。
②複綁:就是在嫁接初綁的塑料條解開用新的塑料條重新進行綁縛。由於核桃砧木在夏季生長很快,分生組織迅速膨脹,接芽綁縛的部位越來越緊,甚至呈槽狀,接芽容易產生生理障礙,接芽萌發到一定程度,芽片的營養消耗光後,接芽就幹枯死亡。另外,芽片葉柄基部隆起肥大,葉柄一般在接後6~8天脫落,葉痕與芽的部位容易鬆脫,芽片容易突起,而且由塑料條形成可以積水的凹坑。通過複綁,可以使芽片砧木的木質部位密接,防止突起;防止芽片勒得過緊,以免營養受阻,影響接芽生長;防止塑料條形成的可以積水的凹坑,使芽片與砧木靠得更緊。複綁最好是在接芽的葉片與芽片形成離層時,一般是接後的6~8天進行,複綁時一定要用有彈性的新的塑料條,這是夏季芽接成活的關鍵之五。
③抹砧芽:核桃夏季芽接從嫁接到萌發接枝,一般需要15~20天,而斷砧後的5~8天便開始從嫁接部位以下萌發砧芽,而且生長很快,它直接影響接芽的萌發與生長,所以在砧芽出現後立即抹除,一般要抹除5~8次,當接芽萌發的新枝生長到30厘米以上時,則很少再萌發砧芽,這是夏季芽接成活的關鍵之六。
④立支架:當接枝生長到50厘米以上時,用竹竿立一支架,以固定接枝,免風折。
⑤加強肥水管理:在苗圃地要保證肥水供應,做到土鬆草淨,對於幼苗,除在樹下進行鋤草鬆土,施肥灌水以外,還要注意疏枝修剪等。
⑥防治病蟲害:接芽萌發的初期,幼嫩枝極易受病蟲危害,因此要勤觀察,發現病蟲害及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