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穿龍薯蕷與黃芩(1 / 3)

(2)水分:穿龍薯蕷的根狀莖主要分布在土壤上層,根係垂直分布不超過40厘米。由於植株有發達的根係,故耐旱性能極強。經觀察,春旱地區,特別是無性繁殖當年,根係尚未充分發育,適當灌水對根莖成活與植株生長是有益的。植株生長後期,澆水不宜,否則土壤濕度過高,常引起根莖腐爛。據測定,植物生長期間適宜的土壤含水量約為13~19%。

(3)光照:光對出苗及幼苗初期階段有不良影響,常引起葉幹枯和死亡。幼苗後期至成齡植株,光照對薯蕷皂甙元的積累起良好作用,因此,選擇栽培地區時,應考慮光照條件。

(二)栽培技術

1.選地與整地

宜選結構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栽種,其次是壤土和粘壤土。又由於穿龍薯對水分要求不高,故適合山區坡地種植。可選林緣、坡地、林內空地、撂荒、退耕還林地、雜灌木、緩坡地。粘土低窪積水地不宜栽培。在北方,當春季土地解凍後。深耕施肥,每畝施基肥3000~4000千克,耙平充分混勻後栽種。

2.繁殖方法

(1)種子繁殖:每年4月開始於苗床播種。播種前首先將種子與濕砂按1:1混合,放於10℃以下溫度條件處理20天,出苗可提早9~10天,出苗率可達85%以上。條播,溝距8~10厘米.將種子均勻撒於溝內,覆土1.5厘米,稍行鎮壓後澆水,經常保持土壤濕潤,約半個月出苗;未經砂藏處理的種子,出苗遲,而且很不一致。苗出齊後.待苗高1O厘米,有3~4枚葉片時.間去過密的小苗,到第二年春季移栽,行距45~60厘米,株距20~30厘米。

(2)根狀莖繁殖:春季植株萌發前,將根莖挖出,選取鍵康根莖切成7~l0厘米小段,按行距45~60厘米開溝、溝深10~15厘米,然後按株距30厘米將根莖栽於溝中,覆土壓實。據研究,老根莖作繁殖材料,由於休眠芽少,再生能力弱,出苗率低;根狀莖幼嫩部分及根狀莖芽苞作繁殖材料,出苗及成活率均高,產量也比老根莖高2~3倍。

3.田間管理

每年鋤草3~4次,在生長期間搭架。以供其纏繞上長。第三、四年植株生長迅速,需分次追肥以供應其生長發育的需要。

(三)病蟲害防治

1.鏽病

病害症狀:主要危害二年以上生穿山龍植株的葉片和莖,嚴重時可危害葉柄和果實。發病初期病斑為白色至淡黃色小點或小突起,不突破寄主表皮,後來逐漸發展為黃褐色或肉桂褐色、隆起、圓形的夏孢子堆,單生或連成片。夏孢子堆被寄生表皮覆蓋或後期裸露並被破裂表皮圍繞,粉狀、紅褐色。9月上旬葉片背麵形成冬孢子堆,深黑褐色,堅實,造成葉片提早變黃、枯萎。

(2)水分:穿龍薯蕷的根狀莖主要分布在土壤上層,根係垂直分布不超過40厘米。由於植株有發達的根係,故耐旱性能極強。經觀察,春旱地區,特別是無性繁殖當年,根係尚未充分發育,適當灌水對根莖成活與植株生長是有益的。植株生長後期,澆水不宜,否則土壤濕度過高,常引起根莖腐爛。據測定,植物生長期間適宜的土壤含水量約為13~19%。

(3)光照:光對出苗及幼苗初期階段有不良影響,常引起葉幹枯和死亡。幼苗後期至成齡植株,光照對薯蕷皂甙元的積累起良好作用,因此,選擇栽培地區時,應考慮光照條件。

(二)栽培技術

1.選地與整地

宜選結構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栽種,其次是壤土和粘壤土。又由於穿龍薯對水分要求不高,故適合山區坡地種植。可選林緣、坡地、林內空地、撂荒、退耕還林地、雜灌木、緩坡地。粘土低窪積水地不宜栽培。在北方,當春季土地解凍後。深耕施肥,每畝施基肥3000~4000千克,耙平充分混勻後栽種。

2.繁殖方法

(1)種子繁殖:每年4月開始於苗床播種。播種前首先將種子與濕砂按1:1混合,放於10℃以下溫度條件處理20天,出苗可提早9~10天,出苗率可達85%以上。條播,溝距8~10厘米.將種子均勻撒於溝內,覆土1.5厘米,稍行鎮壓後澆水,經常保持土壤濕潤,約半個月出苗;未經砂藏處理的種子,出苗遲,而且很不一致。苗出齊後.待苗高1O厘米,有3~4枚葉片時.間去過密的小苗,到第二年春季移栽,行距45~60厘米,株距20~30厘米。

(2)根狀莖繁殖:春季植株萌發前,將根莖挖出,選取鍵康根莖切成7~l0厘米小段,按行距45~60厘米開溝、溝深10~15厘米,然後按株距30厘米將根莖栽於溝中,覆土壓實。據研究,老根莖作繁殖材料,由於休眠芽少,再生能力弱,出苗率低;根狀莖幼嫩部分及根狀莖芽苞作繁殖材料,出苗及成活率均高,產量也比老根莖高2~3倍。

3.田間管理

每年鋤草3~4次,在生長期間搭架。以供其纏繞上長。第三、四年植株生長迅速,需分次追肥以供應其生長發育的需要。

(三)病蟲害防治

1.鏽病

病害症狀:主要危害二年以上生穿山龍植株的葉片和莖,嚴重時可危害葉柄和果實。發病初期病斑為白色至淡黃色小點或小突起,不突破寄主表皮,後來逐漸發展為黃褐色或肉桂褐色、隆起、圓形的夏孢子堆,單生或連成片。夏孢子堆被寄生表皮覆蓋或後期裸露並被破裂表皮圍繞,粉狀、紅褐色。9月上旬葉片背麵形成冬孢子堆,深黑褐色,堅實,造成葉片提早變黃、枯萎。

發病規律:在東北病害始發期為5月上旬,最初莖部發病,幼莖上沿維管束方向密布白色、長型夏孢子堆,嚴重時幾乎布滿整個莖部,造成植株生長緩慢,甚至停止生長;後期整個莖部全部被肉桂褐色孢子堆包圍,孢子堆突破表皮,隨風雨傳播。5月中下旬葉片開始發病,6月下旬至8月中旬為葉片發病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