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宇眾人離開了俄斯,前往了鷗洲大陸,那塊富有傳奇色彩的地方。
他們將科學與宗教信仰完美的平衡著,他們在教堂中聽說宇宙是神創造出來的,在學堂中學著宇宙是一次大爆炸的產物,他們好像都相信,而且還沒有一點不協調。
這一點,好像在華夏國是無法做到的,甚至很多人都覺得宗教信仰就是迷信,要相信科學。當年的文 革,破四舊的腥風血雨刮起,全國多少廟堂道觀被毀?多少古詩古畫古董被毀?思想的浪潮就這麼讓人無奈。
諸葛宇一家就飽受其害,原本一個龐大的家庭,就這麼支離破碎,甚至一些旁支直接滅亡。而他這個嫡係,也從原本的故鄉隆中遷移到了東部沿海。
來到了西方,他就非常感受到了思想的解放,不再受那些束縛。他們雖然還是有很多理念不同,但是他們能夠說出自己的思想,能夠實現自己的思想,諸葛宇用自己的望氣之眼看去,雖然也是渾濁一片,但是其中卻比華夏國多了一絲自由。
在大衛的帶領下,四人經過數天的飛行,終於來到了英國,大衛的古堡莊園之中。
跟往常相反的是,諸葛宇這個屌絲居然沒有讚歎這古堡的雄偉和壯觀,而是站在古堡的床邊,向霧氣蒙蒙的英國看去,心中思想如翻滾的浪花般不停旋轉。
“諸葛宇,你怎麼了?怎麼悶悶不樂的?”熬鳶站在一旁,手挽住諸葛宇,臉上顯出一絲擔憂之色。
“是啊,諸葛宇,你一來到鷗洲國度,你就這幅好像死了娘的表情,幹嘛呀!”錢基隆一把摟過諸葛宇說。
“去去去,我媽才五十歲上下,你這是咒我媽早死啊!”諸葛宇白了一眼錢基隆,然後吐了口氣問,“我一直有件事想不通,你們也說說看呢。發展科學和修持自身擁有信仰和自己的道,這兩者難道就一定是對立的麼?”
“我想從某些層麵上沒有衝突的,發展科學那是知識的事情,擁有信仰或者是去修道,那是自己心意的事情。兩者之間其實沒有必然的聯係,但是應該也有一定的聯係。”錢基隆思考了一會說,“比如我,一天到晚搞科研,發明了那麼多東西,而我又自己修煉,壯大自己,根本沒有一點衝突。”
“那為什麼我們祖國會這樣的反對修持自身的力量,而去發展外物的力量?”諸葛宇歎氣說,“雖然我們祖國現在欣欣向榮,但是我總覺得少了一些什麼東西,今天來到了西方世界,這才發現,我們少的就是那份思想自由!想要靈魂自由,思想自由就是第一步,可是我們的思想被束縛住了。”
“也許是華夏國的皇帝害怕自己的大權被像我們這樣的大能給推翻吧。”大衛接著說,“其實,古今中外,就有非常多的例子,比如華夏國的韓信,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這簡直是太過殘忍了,為何在古代,我們國家能夠站在世界之林,那就是因為百家爭鳴的結果,個個都在發揚自己的思想,崇尚自己的理念,追求上進,不斷推陳出新。”諸葛宇想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那個時代雖然戰亂頻繁,但是不可不說,那是個朝氣蓬勃的年代,“而現在,人們放棄了對哲學、精神、思想等領域的探索和發展,而注重對科學知識的學習和鞏固。少了一種對創新的渴望,對自由的憧憬,這簡直就是一種災難!”
“是啊,這個年代,優秀的人才都是學校中能夠背的下整本英文書、背的下所有數學、物理、化學公式的人。他們對於前輩們為他們準備的知識掌握的非常精確,卻不知道在現實中如何去運用這些知識,往往來到社會之中,發現自己學校裏學的那些知識,隻有加減乘除、語言能夠派的上用場,他們還要重新學習職場的一套東西,重新學習工作中的一些東西。
到達現在這個情況,所有的學子,為了高考拚命努力,隻為那一點點上位機會,哎......這是該我們去談論的麼?”錢基隆想要長篇大論得說著自己的看法,卻發現好像有些不太和諧,所以暫停了自己的意見。
“科學是壯大我們肉體的武器,而修行是壯大我們靈魂的武器,兩者並非衝突,反而是可以更好的結合在一起的東西。”諸葛宇說道,“不知我們彼岸之光能夠照亮多少人的心靈,讓他們能夠壯大自身,尋求靈魂的壯大。”
“說的對!科學是壯大我們肉體的東西,而修行更多的是偏向靈魂,所以不衝突,也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輔相成,就像我們現在一樣。我們修持自身,靈魂精神壯大,領悟深刻,凝練了強大的驅魔元神,然後合神,無神,與元神融合為一,反饋給肉身,肉身強大,就可以做更多功德之事,反饋給靈魂,直到最後,長存永生,這是一個良性循環。”錢基隆表示讚同。
“是啊,可是能夠知道這一點的華夏人能有多少呢?都沉醉在世間,物欲橫流,早就埋沒了他們的靈魂。”諸葛宇有些悲傷。
其實諸葛宇在證位境界之後就發現了這一點,因為他積累了功德,證得神位,有了神位就可以在冥冥之中聽取到供奉他神位之人的祈禱。雖然現在供奉諸葛宇的人不多,但是就在這些人的內心祈求中,他就感覺到華夏人的內心是多麼的虛弱與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