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種選擇
秋冬茬番茄栽培苗期處於夏天或秋天炎熱時期,而采收期大部分處於低溫時期,應選擇抗病毒病、大果型、豐產、果皮較厚、耐貯藏的優良品種。
(二)播種期及苗期管理
播種期以7月為宜。此時正處於高溫多雨季節,苗床必須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又通風的地方,另外還需要有遮雨遮陰設備,有利於降溫防暴曬,避免發生病毒病。最好設置1.5~2.0米高的中棚,覆蓋透光率低的舊薄膜,四周卷起,形成防雨遮陰棚,或應用遮陽網遮陰。在棚內做成1~1.6米寬的育苗畦,施用腐熟農家肥,深翻後耙平畦麵。
(三)播種育苗
種子可用1%磷酸三鈉浸種20分鍾,以防止病毒病發生,撈出用清水洗淨後,浸泡4~5小時,28~30℃進行催芽。種子不帶病菌也可進行直接播種。
向苗床灌水,水滲後進行撒播,然後覆土1~1.5厘米厚。待秧苗出土後,適當進行間苗,一般不進行分苗。因溫度高,幼苗生長快,播種30天左右,秧苗長出5~6片葉,即可定植。出苗前要保持床麵濕潤,出苗後可適當控製水分。若幼苗有徒長趨勢,用0.05%~0.1%的矮壯素噴灑或用50毫克br升沈農壯苗劑1號灌根,防止徒長。幼苗出土後7天噴一次防治蚜蟲的藥劑,防止蚜蟲傳播病蟲害。成苗後期如發現葉片顏色變淡,表現出脫肥現象,應使用0.2%營養液灌根1~2次。
(四)定植後的管理
1.光照
定植初期,光照較強,一般能夠滿足番茄對光的需要,而到生育後期進入光強較弱的冬季,應盡量改善室內光照條件,提高溫室溫度。如經常擦洗棚膜、進行地膜覆蓋、在溫室北側架設反光幕等。
2.溫度和濕度
秋冬茬番茄溫室栽培恰好在外界氣溫由高逐漸降低的秋季和冬季,因此,溫室內溫度的調節也要隨著外界氣溫的變化和番茄不同生育階段對溫度的需求而靈活掌握。一般白天掌握在25~28℃,最高不宜超過30℃,夜間控製在15~17℃,清晨最低溫度不宜低於8℃。番茄不同生育階段所需求的溫度略有差異,一般開花期比掌握的標準略低1~2℃,果實發育期略高1~2℃。
秋、冬季節也易滋生和蔓延各種番茄病害,因此應注意室內空氣濕度的控製,如果溫室內空氣濕度過大,會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發育,且極易引發病害大發生。通過改善通風、灌水、噴藥等措施,使溫室內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50%~60%為最好。
3.肥水管理
定植前期應適當控製灌水和追肥,中、後期可適當增加肥和水,並經常保持土壤濕潤,防止忽幹忽濕,一般每間隔8~10天灌水一次,每次灌水要適當控製,不宜大水漫灌。實施灌水、追肥操作,應選擇在晴朗天氣裏進行,灌水後還要適當加大通風量,降低溫室內空氣濕度,防止病害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