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蔣介石父子之托,曹聚仁考察廬山、溪口(1 / 3)

曹聚仁一行出京後,即乘火車先到漢口。“記者到達漢口的下午,便和徐君一同去看剛合龍的長江大橋。在記者記憶中,似乎錢江大橋的長度比這條大橋還長些;後來到錢江大橋看一看, 長江大橋卻比錢江大橋長得多。”曹聚仁這樣說。當時大橋尚未通車,橋頂正在裝修。

翌日,曹聚仁一行即離漢口乘長江輪東下,直抵九江,住花園飯店。這住處饒有曆史意義,當年蔣介石上廬山時就住在這裏。

次日晨即上廬山,以往到牯嶺除步行外即乘肩輿,而今已辟公路,大小汽車均可直達。時為春夏之交,牯嶺為避暑勝地,這時遊人不多。當晚下榻於河西路442號別墅。這幢別墅為美式風格,隱於牯牛嶺東坡的鬆林裏,院落寬敞,隔河相望就是蔣介石的美廬別墅。1946年美國總統特使、五星上將馬歇爾調停國共紛爭時即住於此。讓曹聚仁住這裏,可見招待規格甚高。

在廬山,曹聚仁整整住了7天。他們參觀河東路180號的美廬,幾乎用了一天的時間,拍了很多照片。蔣介石的手跡摩崖石刻“美廬”二字、美國人贈送的鏤空象牙雕(長達123 厘米,底部直徑11厘米)、宋美齡繪製的風景油畫、宋用過的鋼琴等,無一不進入他的鏡頭。他們還參觀了廬山大廈、仙人洞、花徑、含鄱口並在黃龍潭瀑布前留影。

下山回九江後,又從廬山南麓去看海會寺(當年蔣介石練兵之處) 、白鹿洞、棲賢寺、歸宗寺, 又驅車到星子縣,途中看到鄱陽湖廣闊的湖麵。北京高層曾擬議,如蔣介石回來可住廬山,並可擁有他的艦船,泊鄱陽湖。曹聚仁深表讚同。

從星子縣回九江,廬山之行就結束了。曹聚仁一行複乘輪船到上海。在上海,陳毅邀曹聚仁在友誼館(現上海展覽館)長談,在滬西徐家彙一個賓館(現西郊賓館)共進午餐,並請曹全家住在上海大廈12樓。

在上海住約半月,曹聚仁開始浙江之行。此行凡6日。先乘火車到杭州。杭州未逗留多時,即經蕭山、紹興、嵊縣、奉化到達寧波,又沿著原路再回杭州。此行重點遊覽紹興與溪口兩地,其餘為路經之地。

在紹興參觀魯迅的故居、百草園、魯迅紀念館等處。他曾賦詩數首:如“台門敗落無新舊,百草園中剩廢垣;佳話爭傳孔乙已,投槍觸處有啼痕!”他還去鹹亨酒店,在當街的曲尺櫃台邊飲酒,扮演一下孔乙已的角色。

離紹興後去奉化溪口。溪口是蔣介石的故鄉,也是曹聚仁3次舊遊之地。此次重訪受台北之托詳細觀察、拍照。進溪口鎮前門,風光依舊,武水湯湯地流著。左邊文昌閣和10年前景況一樣。閣旁那所洋樓原先是軍政要員的招待所,而今住著部分士兵。溪口鎮上並無多大變動。蔣氏故居豐鎬房門庭依舊,內部打掃整潔。王太夫人老屋外榴花紅似火,柏樹青翠可人。蔣經國母親毛夫人,依舊葬在她殉難的廣場上,墓後是溪口小學。鎮上的幹部要他們去看看自力謀生的蔣氏舅父。這位舅父很有趣,曾用過一種名片,右角上印著“蔣委員長舅父”字樣,而今已不用這種名片。他在賣燒餅、油條,生活也還過得去。出了鎮向雪竇寺、妙高台途中,彎向蔣母墓道。那是蔣介石母親王太夫人的墓園,從山腳的石牌坊拾級而上,夾道的鬆樹,蒼翠欲滴,直到山亭,一切都如往日。園中石碑、祭房,一無變動。在蔣母墓園,曹聚仁拍了兩卷膠片。雪竇寺、妙高台隻是匆匆一瞥。妙高台上那副對聯仍在,隻是因歲月侵蝕,字跡不像過去那樣鮮明。曹聚仁吟誦道:“台前飛瀑長留,激濁揚清,淡泊能明高士誌;窗外孤峰特立,居高臨下,鞠躬須識老人心。”溪口之行,給曹聚仁留下的印象是:“隻是保持著10年來的老樣子,並沒有多少建設,也沒有什麼破壞。人民對於蔣母墳,也就是當做一處墓園看待就是了。政府也並不叫人民怎樣仇視蔣氏的故跡。”這一點他如實傳到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