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2000年“大選”,國民黨分裂產生的影響是深遠的。這場“總統”選舉,使國民黨這個“百年老店”在台灣喪失了執政權,實力大為削弱。國民黨內當時隨宋楚瑜“出走”的“立委”、“中央委員”、“政務官”有六七十人之多。出走的地方大樁腳更在百人以上。當時國民黨考紀會不但開除了宋楚瑜的黨籍,因擁宋或轉投他黨被開除的人士也達數百人之多。選後,宋楚瑜成立親民黨;一些“本土派”出走成立台聯黨;再加上之前分裂出走的新黨,國民黨一分為四。敗選後的國民黨何去何從?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2000年“總統”選舉,李登輝支持連戰參選,刻意打壓國民黨內的政治明星宋楚瑜,導致連宋分別參選,結果讓民進黨的陳水扁坐收漁利。
連戰2000年“大選”差點被換掉
2000年,連戰差點無法獲得提名。因為當時貴為“副總統”的連戰,身邊充斥著李登輝的耳目,連戰多次被人打小報告,引來李登輝的不諒解,傳出李登輝氣到差點就把連戰給換掉。
資深媒體人馬西屏說,“連戰上台時就說,立德兄從基層做起,從科員科長處長做到‘部長’‘副院長’,一路衝上去,我看他的未來還會繼續衝上去,是不是暗示著未來‘行政院長’就是徐立德,這個事情侵犯到李登輝的人事權。”
話是怎麼傳到李登輝耳裏的?因此,傳出連戰身邊有著李登輝的耳目。不隻如此,後來連戰兩次出書,書中內容也讓李登輝大為不滿。
馬西屏說,“連戰把功勞都攬在自己身上,李登輝就很生氣,就把連戰找來,跟他說,你這樣做沒意思,你這樣做對選舉不會有幫助。”
就在李登輝對連戰漸漸有了心結的情況下,差點就把連戰換掉改成蕭萬長參選“總統”。但危機之所以獲得控製,是因為連戰也意識到情況不對,於是選擇低調不出席新書發表會,改由夫人連方瑀上場。
馬西屏說,“連方瑀上台致詞,她說,連戰從事公職這麼多年來,特別感謝蔣‘總統’與李‘總統’的栽培,尤其是李‘總統’,對連戰這麼多年的栽培跟重視。”
果然,一連串對李登輝的讚揚與感激之後,暫時消了李登輝怒氣,連戰才得以代表國民黨參選。隻是沒想到戰勝了黨內危機之後,連戰卻還是在角逐“總統”大位的競賽上飲恨而歸。
“連宋配”破局的台前幕後
連戰——政壇“寵兒”,仕途一帆風順。自1976年起,先後任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青年工作會主任、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副秘書長、“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交通部部長”、“行政院副院長”。1990年6月任台灣省政府主席。1993年任“行政院院長”。1996年,當選台灣首次民選“副總統”。
宋楚瑜——大內高手,政壇金童,蔣經國悉心栽培的青年人才。在蔣經國去世後的一段時間裏,宋楚瑜和李煥之間為了黨務係統的主導權,相互鬥爭,後起之秀的才幹也吸引了李登輝的目光。當時的國民黨中央黨部的權力結構設有一位秘書長:李煥,三位副秘書長:高銘輝——李登輝的心腹、宋楚瑜、馬英九。而宋、馬又先後出任過經國先生的英文秘書,且兩人都形象良好,開明務實,頗受歡迎。
後來在李登輝的運籌帷幄下,李煥擠掉了俞國華,由國民黨中央秘書長轉任“行政院長”。宋楚瑜即刻扶正,掌理黨務。李登輝與宋楚瑜之間的“父子”感情,也就是從李登輝掌權初期奠定的。這裏需要提到的重要轉折就是國民黨十三大的主席之爭,很多史料都涉及經國先生去世後,國民黨內部的“元老派”都以李登輝為過渡性人物對待,壓根沒打算擁護他。此刻的宋楚瑜選擇了靠向李登輝一邊,即便在後來激烈的“主流派”和“非主流派”大戰中,宋楚瑜也堅定地維護李登輝。所以李登輝其後不但順利接任黨主席,還控製住了中常會的局麵,宋楚瑜功不可沒。
1993年,或許是感念宋楚瑜“護主有功”,李登輝委任最後一任官派台灣省主席時就想到了宋楚瑜。隔年,攜著高民望,宋楚瑜以470多萬票成功問鼎首任民選台灣省省長,成為當時台灣最有民意基礎的政治人物。宋在省長任內跑遍了台灣省309個鄉鎮。積極投入地方建設,深得民心,其施政滿意度維持在80%以上,聲望日漸提高,政治生涯可謂達致頂峰。此後,宋楚瑜一手打造的“省府團隊”風靡全台,在當時幾乎成了“高效”、“親民”、“清廉”的同義詞。
以至於“野心勃勃”這樣的形容詞都被用來比喻宋楚瑜覬覦大位的心情和能力有多強烈。而事實也正是如此,宋省長不僅用心培養自己的省府團隊,並且長袖善舞的他也不忘經營黨務、政務和國會係統的人脈關係網,甚至廣袤到軍隊、外交、財經、情報、媒體等領域都可見宋楚瑜的強大影響力。
與此同時,省政府與“行政院”的對峙亦日益嚴重。雖然宋楚瑜的副省長林豐正北上出任“內政部長”,省府亦有一些官員高升,但省府仍然繼續因為省政事務炮轟“行政院”。在李登輝連任“總統”的選舉中,宋楚瑜出了不少力,對宋論功行賞,李登輝傷透了神。
正當宋省長躊躇滿誌、如日中天之際,1997年發生的一係列變故,讓他一夕之間從雲端跌入深淵。筆者依時間順序來說說那一年發生的事情:
6月,國民黨召集國民大會,醞釀修改“中華民國憲法”,李登輝事前就已經提出過“台灣省政府虛級化”的建議。宋楚瑜也就是從這裏開始察覺了李登輝意圖“凍省”的用心。
國民黨召集國民大會總得有個由頭吧?所以,李登輝聽從核心幕僚的建議,打出“省府組織業務員功能精簡”這張牌,為得到宋楚瑜的支持,李登輝還特意找宋溝通、說明。起初,宋楚瑜也覺得這個提法不錯,還特別向台灣省“議會”的“議員”們解釋,“中央”是準備檢討行政係統的臃腫、龐雜的弊端,不是要廢省或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