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選舉,台灣媒體時不時都在留意他的動態。
不過,台大政治係教授葛永光認為,這一次,李登輝到最後應該都不會表態。而他的不表態,就是被動支持馬英九。
葛永光指出:“台聯的人,李登輝底下的人,一個個站出來支持馬英九,錢澄山(台聯黨前秘書長)夫妻站出來了,褚顯明(台聯黨台南市黨部主委)也站出來,剛剛羅誌明(台聯黨中執委羅誌明)也說支持馬英九。他們要支持馬英九,不會事先通報李登輝嗎?而如果李登輝是支持謝長廷的,他底下的人會出來支持馬英九嗎?”
葛永光也說,民進黨和李登輝的台聯黨是台灣政治的主要綠色板塊,他最後如果表態支持謝長廷,那一點都不奇怪,震撼力也不是太大。但他如果站出來,再次拉起馬英九的手,那對綠營是個很大挫敗。“雖然李登輝可能也拉不到多少票,但至少在氣勢上那是個挫敗”。
政治大學政治係教授劉義周也同意,李登輝影響選情程度“應該有限”,藍綠爭相拉攏李登輝“是希望對選情有點(選票)加值,但影響程度不大”。劉義周揣測,李登輝選舉初期曾支持謝長廷,但因為選情始終不佳,支持一個可能落選的候選人對自己不利,所以他選擇不表態。
這位曾被深綠視為共主的“台獨教父”,在位時,他提過大陸和台灣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兩國論)、也提過中國七塊論,但在卸任後7年,他卻來個路線大轉彎,向中間偏左靠去。
他在接受《台灣周刊》訪問時說,不隻想“把5000年前孔子周遊列國的路走一遍”,也主張政府引中資來台投資,讓大陸觀光客來台消費。消息一出,有人跌破眼鏡,有人不滿“台獨”被出賣。
是變色龍,還是造王者?他在選舉中的不表態,是不是為了保留所剩下的影響力?
86歲的高齡,催票效果不如前,但挺馬挺謝還有媒體在追,至少說明李登輝還沒消失在人們的記憶裏。
沉寂多時的李登輝選前一天(3月21日)召開記者會,高調公開會將票投給謝長廷,但不會去站台。
李登輝表示,推動台灣民主化,是希望台灣人能夠當家作主,他關心的絕不是藍贏還是綠贏,而是哪一位“總統”候選人才是台灣最適合的人選。
為慎重其事,李登輝全程以華語發音,表態之前,花了大幅時間照稿宣達對台灣民主政治製衡的憂心。
李登輝說,“立法院”已被國民黨掌握超過四分之三的多數,其他政黨已經沒有製衡空間,將來可能發生什麼,沒人能知,況且新一屆“立法院”開議後,“有如脫韁野馬”,若“總統”還是同黨者當選,權力製衡問題將更嚴重,台灣民主可能倒退,甚至導致民主的挫敗或災難。
李登輝評斷“總統”人選條件,與李遠哲想法不謀而合。李登輝認為,身為一個國家的領導者,要具備堅定的中心思想,包含虔誠的宗教信仰、誠實做人的態度、開闊的世界觀、以及最重要的“熱愛自己的國家”。在觀察幾個月後,他認為謝長廷是最符合台灣利益的人選。
長時間保持高度緘默的李登輝選在這關鍵時刻攤牌,是否衝擊選情、為何在時機敏感前選邊站,引發揣測。
東吳大學政治係教授紀俊臣認為,李登輝的表態有助於泛綠大整合,“但對中間選票影響不是很大”。最後時刻出招,紀俊臣認為,這是李根據黨內民調所評估的決定(馬謝有點差距),李登輝要借台聯黨的勢力為謝爭取翻盤契機,著眼的目的是台聯日後的發展。
對李登輝挺謝毫不意外的東吳大學政治係主任傅恒德認為,李登輝公開投票決定,是想扮演選舉的關鍵少數,或希望綠營不致於輸得太慘,“雖對選情有影響,但程度不大,也不至於造成翻盤”,主因是背後代表的“急獨”勢力,對中間選民沒有吸引力,“立委”選後民進黨整合過慢,加上李登輝太晚表態,反而會讓中間選民增生“投機的反感”。
對於渴望已久的答案,謝長廷透過媒體表達感謝,強調不會辜負李登輝,而會更認真、謙卑地把事情做好。
麵對李登輝突如其來的表態,國民黨冷調處理。國民黨發言人黃玉振轉述黨主席吳伯雄的回應表示,尊重李登輝的選擇,但任何政黨都應該尊重每四年由人民決定的選舉結果,這才是人民獨大,任何政黨做不好就該下台,不管是國民黨或者民進黨都一樣。
大陸記者眼中的台灣“大選”
離3月22日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僅剩兩個星期,島內是不是鋪天蓋地的競選旗幟和傳單,馬英九和謝長廷是不是島內民眾最熱衷於討論的話題,藍和綠會不會已經成為台灣的主色調?
帶著這些問題,3月2日早上9點半,北京首都機場,《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李寒芳踏上了通向寶島的第一步。以下就是記者目擊台灣“大選”的現場感受:
——選情冷清選民冷淡
3月2日夜,記者乘坐的飛機降落在桃園機場時已經是夜色深沉。下榻的飯店附近,就是台北著名的第一高樓101大廈,層層疊疊燈光明亮,猶如節節春筍,恰合當時修建之意“節節高”。
然而,“節節高”的隻是物價。島內經濟8年來惡意空轉,導致選民日漸失望,怨氣不少。接待記者的媒體朋友說,今年的選舉隻是電視上打得火熱,台麵下則是冷冷清清。在台北逗留數日,記者發現果不其然,很多人的生活節奏依然故我,對於選舉的態度是“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從台北走來,有一種悠閑慵懶與政治氣氛無關。咖啡和烘焙的味道,若有若無地彌漫在每條巷弄裏;賣花枝貢丸的小推車,安安靜靜地倚在路邊;百步一見的“711”超市,出售著各種精致的日用品;街頭紅燈亮起時,摩托車長龍隊的等待固然壯觀,但似乎也隻是有秩序地“休息一下就好”。
台北的馬英九、謝長廷兩位競選人總部,巨大的競選招貼懸掛依舊,樓內卻門可羅雀,不見往年選舉時人流絡繹不絕、人頭攢動的場麵。馬英九的總部門口沒有插任何競選旗幟,謝長廷的總部兩側倒是插了一些旗幟、放置了一些政策宣傳看板,隻是不見上屆選舉時民進黨候選人總部前旗海飄揚的熱烈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