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馬旋風”席卷南北 台灣藍天重現(3 / 3)

這次大選,藍綠兩軍不約而同搶攻得以左右選情的中台灣(台中縣市、彰化縣及南投縣),選票顯示,國民黨掌握台中市的舊有地盤,並大舉攻占其他縣市。最值得矚目的是,南台灣7縣市的綠色大本營,被國民黨拿下台南市以及高雄市,其他雲林縣、嘉義縣、台南縣、高雄縣、屏東縣的農業五縣,被謝長廷的“一中市場”說發揮了鞏固作用,反倒是謝長廷強打自傲的高雄政績未能奏效,與高雄捷運施工過程引發的官商勾結弊案有直接關係。

回顧選戰開始以來,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謝長廷的媒體民調支持度徘徊在一到兩成左右,與挾著“立委”選舉大勝餘威而保持五成多支持度的馬英九對抗,雖在兩岸政策及經濟發展政見中激烈搏鬥,卻無法拉近支持度。

直到選前一個月謝長廷炮火猛攻對手的兩岸共同市場政見,加以包裹成為“一中市場”之說,催生“中國農產品傾銷台灣”、“中國勞工搶占工作機會”的“恐中”效應,加上“西藏事件”導引出的民族意識危機感,“恐共牌”接連發酵,原本相對明朗的選情在選前一周陷入高度不明的狀態。

掌握執政資源優勢的謝長廷不僅未能勝出,扁政權長期累積的沉重包袱是慘敗主因。民進黨大敗“是綠色執政團隊所代表的人格特質不佳及應有的經濟表現出現衰退的相乘結果”。綠色執政期間,讓人民看到太多綠營權貴不可被信賴的特質,包含聰明、伶俐、擅於整合選舉資源,但實際治國的人格清廉度低,“謝長廷、陳水扁可以說是代表人物”。

而東海大學政治係主任傅恒德認為,選民徹底厭惡大選操作的省籍情結與統“獨”議題的老調重談,以選票表達唾棄民進黨“鎖國”的經濟發展政策、對兩岸關係的不合作態度,以及衝動式的國際外交政策。國民黨提出的開放型經濟發展、兩岸關係和緩、以更彈性方式加入國際組織等政見,則獲得選民高度青睞。

國民黨掌握完全執政權,在全台人民渴望改變的高度期待下,經濟如何快速發展是最大挑戰。在全球性經濟衰退以及中國大陸崛起論的趨勢之下,馬英九及副手蕭萬長的當選,代表選民對於振興經濟對抗被全球邊緣化的期望是很高的,若不能實現,反而將會很失望。

民進黨“立委”敗選,加上失去最後的執政權,出現創黨以來的最大危機,依照民進黨的慣例,敗選的黨主席必須辭職下台,謝長廷日後在黨內的地位將會降低,其他三大天王(“副總統”呂秀蓮、前黨主席遊錫堃)除了蘇貞昌外,可能因為選舉大敗而被代謝。東海大學政治係主任傅恒德表示,民進黨守住四成的基本盤,卻流失眾多的青年選票,若要在下屆大選贏回政權,未來的路線應該會往中間靠攏,對於族群以及統“獨”必須作出修正。

為台灣人民感到驕傲

《聯合早報》駐台北記者吳佳蓓,作為台灣人,她見證了台灣的第一次政黨輪替,和8年來走過的路。她執筆寫下了目擊台灣政黨再輪替的感受。請讀者與筆者一起來欣賞(為保持原汁原味,筆者隻對個別政治用語略作處理)。

台灣人,辛苦了。

選後,誰勝、誰敗都不再重要,擦幹激情過後悲喜交揉的淚水,握緊希望的雙手,告訴全世界:“我們準備好了,台灣來了。”

經過連續多月的折騰,台灣“總統大選”順利落幕,“大選”報道工作也終於告一段落,但對於生在在這塊土地的我,內心的激動卻難以言語,有如曆經8年政治惡鬥帶來的波濤洶湧,終於找到一根救命浮木,狼狽地呼吸喘息。有這種感覺,並非因為國民黨勝選,而是因為台灣選民終於用選票唾棄糾纏不休的省籍惡鬥,向政績不及格的政黨勇敢說“不”。

“總統”選舉投票前一晚,結束工作踏出辦公室時,心裏卻是擔憂大選的結果,可能不如先前外界篤定的那麼分明。綠色執政遺留給台灣內部程度不一的舊痕新傷,人民需要喘息、需要尊嚴、需要生存的維生訊號如此強烈,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給了人民用選票抉擇的機會,但這一切在對手謝長廷拋出“西藏”、“一中市場”議題引發“恐中”、“恐共”情緒後,變得脆弱而猶疑不明。選情民調無法公布的10天內,同事透過台灣媒體打聽到藍綠差距已拉近到個位數的消息,更讓我無法釋懷:台灣選民真的仍然願意接受腐爛已久、喪失反省能力的民進黨?

前天“大選”的結果顯示,馬英九所代表的溫和、理性、開放競選團隊,得票超越對手221萬票,證實許多人選前的擔心都是多餘的,台灣選民的判斷如此獨立堅定,相信是來自前三次選舉“總統”的深刻學習,這樣的結果,讓我不禁要在內心吶喊:“身為台灣人,真的好驕傲!”

8年前,台灣人民驕傲地實現首次政黨輪替,將出生三級貧戶的台灣之子陳水扁送進“總統府”,以為可以就此揮別黑金(官商勾結)政治及貪婪政權的惡夢。但這個本土選民以血汗捍衛而成的本土政權,卻仗著選民不忍扼殺之情,反過來成為綁架選民的怪獸政黨。第一家庭多名成員卷入貪汙官司,綠色權貴攬權自重與利益團體勾結,為官不仁禍延子孫的錯誤示範,讓過去台灣人民對“向上提升、向下沉淪”的期待,蒙上厚塵。

馬英九宣布當選,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發表勝選感言時,很多人內心都翻騰不已,吳訴說選舉期間族群撕裂傷痕的不忍時,大家腦海揮不去的是競選造勢場合中政治人物對敵營作出的人格謀殺刻薄指控,台下群眾歡呼回應的畫麵。那些人並非盲目跟隨,隻是甘於被利用,令我害怕的是,台灣會就此迷失在族群對立中,從此萬劫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