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在打李登輝的同時,也把馬英九扯出來消費。陳水扁特別召開記者會說,“馬英九特別費怎麼用”。還拿出數據板輔助說,馬擔任台北市長時“特別費案”,判決也可當參考。他懷疑馬將“特別費”彙了50萬美元給在美國的女兒,反觀他“公務機要費”沒放到自己口袋,也沒彙到海外,暗諷司法單位對馬、扁是兩套標準。
2008年9月18日,陳水扁再度南下嘉義市接受“嘉義之音”電台專訪,延續“扯馬打李”策略,格外引人關注。
據台灣媒體報道,陳水扁“扯馬打李”的炮火猛烈,陳水扁主張“公務機要費”應等同馬英九的“特別費案”處理,加上為營造“公務機要費”是曆史共業的論點,陳水扁不斷以李登輝的奉天項目和“國安”密賬為例,強調他是循往例辦理,加以扁拋出馬李密會密謀消滅民進黨的議題,已引發李登輝的強烈不滿。
五是變身“爆料天王”,大打“潑糞戰”。陳水扁弊案進入實質審理階段時,令人費解的是,這位三天兩頭鬧絕食,自稱誓死控訴司法不公的被迫害者,始終不願在出庭時麵對審判,抽絲剝繭地與檢方論辯,卻搖身一變成為爆料天王,拿出不入流得街談巷議進行的“潑糞戰”。
陳水扁宣稱幫台灣人背了十字架,但實際上卻把民進黨釘在十字架上。他宣稱選舉時到處讚助民進黨候選人經費,恰巧凸顯他自己過去8年“扁庫即黨庫”的惡形惡狀;他拿出不經證實的街談巷議,指稱李登輝收共產黨的錢、馬英九與藝人有“性愛光碟”,非但無法證實自己清白,更繼續羞辱了民進黨。事實上,所謂馬英九的“性愛光碟”早在去年選戰期間就在綠營內部傳聞。就是因查無實據才根本端不上台麵,如今竟成扁的“呈堂證供”,直讓綠營人士搖頭歎息。
其實,道德上,陳水扁早被台灣人判死刑,論政治前途,他當然已經一無所有。當曾經一同打天下的同誌要他“個人造業個人擔”時,好好麵對司法就是對民進黨最好的溫柔,畢竟潑再多糞,隻會讓對方憎恨、自己渾身發臭,也證明不了清白,更讓昔日同誌對他的一絲同情蕩然無存。
陳水扁除了在法庭上爆料,傷害民進黨外,他在看守所裏也不閑著,繼《台灣的十字架》一書後,又出新書——《關不住的聲音》。這是陳水扁在獄中寫給政敵、同僚、親朋好友的50封信。與扁獄中出的第一本書相比,這本書內容更加“勁辣”,拳打謝長廷,腳踢蔡英文。
在寫給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信裏,陳水扁批評蔡英文想跟他切割,根本是不切實際。他質問:“您對我有意見,要把我切割掉,問題是切割得了嗎?所謂斷尾求生,但斷頭可以苟活嗎?”
陳水扁說,他的案子都是“曆史共業”,民進黨豈能這麼容易就被分化?切割是最拙劣的守勢,守不住,隻有易守為攻,才是贏的策略。
島內輿論指出,陳水扁的意思就是民進黨必須團結起來,強硬起來,絕地反擊,把陳水扁救出牢獄。
一向與扁有“瑜亮情結”的謝長廷,也遭到陳水扁重炮轟擊。針對謝長廷表示2008年“大選”沒有拿陳水扁的錢,扁在書中爆出,謝長廷隻講了部分真相,“這次2008年‘大選’,我沒有給您競選經費,但為什麼您不講2002年高雄市長及2006年台北市長選舉,我拿給您多少錢?”
書中還證實,謝長廷在2006年“紅衫軍”“倒扁”期間對扁“逼宮”,並非隻是傳聞。“我永遠記得紅衫軍‘亂台’時,您當我的麵說出‘陳水扁下台,也不是大不了的事’。”
島內輿論分析,陳水扁炮打謝長廷,用意是證明民進黨還有許多把柄在他手裏,如果民進黨不跟他“同舟共濟”,那就走著瞧。
陳水扁還在新書裏炮打新潮流係,挑動黨內派係鬥爭。他在寫給親信邱義仁的信裏,稱新潮流係“好鬥成性”,“嚴重排他”,“已經變質”,“自私自利、顧人怨(閩南語,被人家埋怨)”,所以“現在批鬥阿扁也不奇怪了”。
陳水扁對民進黨的攻擊和爆料,連原扁係人馬都看不下去,民進黨“立委”邱議瑩表示,扁一再爆料,讓民進黨的天王幾乎已經到了反目成仇的地步,一再打擊民進黨,黨可能會潰不成軍。
難怪民進黨有人浩歎,扁的爆料,對2009年底縣市長選舉的民進黨,簡直是喪鍾已響。
——陳水扁和檢調鬥法鬥智
台檢方“特偵組”麵對大律師出身又擅長政治操作的陳水扁,不但要在訴訟策略上鬥法,更要打心理戰鬥智,隨時觀察陳水扁家的舉止,調整偵辦節奏的鬆緊。
還在陳水扁承認“做了法律所不允許的事”,外界認為這等同“認罪”,要求收押陳水扁的聲浪四起時,“特偵組”仍按兵不動。因為檢方深知要治陳水扁彙款海外的洗錢罪,得先查出這些錢是贓款、髒錢,否則仍無可奈何。直到查到陳水扁重要隨身碟,看了裏麵的秘密後,“特偵組”的心這才安了一大半。
“特偵組”決定采取由“外圍攻向核心”的策略,“剝洋蔥”式地先找陳水扁的幕僚來探底;而且一開始並未押人,讓他們來來去去,似乎“不會有事”。因為,辦這種曆史案件,一定要沉得住氣。
“特偵組”運用了欺敵策略,企圖混淆陳水扁的判斷。而收押陳水扁大賬房陳鎮慧後,讓陳水扁驚覺“事態嚴重”。其後,昔日身邊幕僚林德訓及馬永成也進了看守所,骨牌效應一瀉千裏,可以直接向陳水扁叫陣。
而陳水扁家白手套蔡銘哲被突破,使得案情遍地開花,讓陳水扁很難就“公務機要費案”的單一據點來防守;他除了要辯解沒有將“公務機要費”侵吞入私袋外,還要費勁解釋“為什麼特定企業人士的錢會跑到扁家戶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