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初嚐喜悅(1)(1 / 3)

經過一個冬的積蓄,又經過一個春的滋潤,大地變得生機勃發。

徐光遠和辜有為走在金銀灘的田間路上,放眼那在微風吹拂下波濤起伏的麥浪,心裏高興極啦!因為金銀灘是全區出了名的老大難單位,人們思想渙散、生產總是搞不上去,每年糧食棉花產量都排在全區三十五個大隊的末尾。更令人頭疼的是還經常出現要飯的現象。為此,縣民政局局長曾經找過徐光遠,民政局長拍著徐光遠的肩膀說,老徐呀!荊南縣十個要飯的就有九個是你月牙河區的,你這個區委書記可要注意喲!老百姓連飯都沒有吃的,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體現在哪裏呀!民政局長說的這十個要飯有九個是月牙河區裏,這九個幾乎就是金銀灘的。因此,對金銀灘徐光遠向來是注意的。當他看見那一望無際的麥子長勢這樣好,帶些疑惑地問辜有為:“你們工作組進駐半年來都用了些什麼法子,讓金銀灘的麵貌大為改觀呀!”

“是嗎?能感覺出些變化來。”辜有為笑著問徐光遠。

“變化可大了,你看這麥子長得多好,綠油油齊刷刷地,往年這個時節,這地裏的麥子總也長不到一筷子長,就憑這一點就能看出金銀灘在變。”徐光遠說。

辜有為不經意地答道:“這不就多施了點肥唄!常言說麥子不離糞,一天長一寸。施肥到家了,麥子自然就會長得好。”

“可這施肥是靠人幹的呀!金銀灘的人原來不知道麥子不離糞,一天長一寸的道理呀!他為什麼不施?”不等辜有為回答,徐光遠又接著說:“人是第一位的,人的思想問題解決了,什麼事情就好辦了。”

“您這樣看?”辜有為看著徐光遠說。

“這就叫透過現象看本質。所以,從金銀灘地裏的莊稼長勢,我們可以看到這裏的人們思想在變。可思想觀念的轉變是一個痛苦的過程,要麼是外力的推動,要麼是內因的變化;要麼是非物質性的頓悟,即思想飛躍。要麼是物質性的,即與自己密切相關的利益的牽動。否則,不可解釋。”徐光遠這番富有哲理的話使辜有為深深折服,一股敬佩之情從心中油然生起。

“您真是火眼金睛,什麼事想瞞都瞞不過您。”辜有為帶著小孩被大人看穿把戲的尷尬咕噥道。

“其實呀!我早就注意到了你,注意到了金銀灘,你們的一舉一動都在我的視線內。”說到這裏,徐光遠笑著拍拍辜有為的肩膀,繼續說道:“中國改革的大幕已經拉開,一幕幕威武雄壯、彪炳史冊的活劇即將上演,這是不可阻擋的曆史潮流。我們應該順應潮流,支持人民群眾在改革過程中去創造未來,去書寫曆史。”

聽了徐光遠的話,辜有為高興地說:“這麼說您認可了。”

徐光遠立即糾正道:“不是我認可了,是人民群眾認可了。”

辜有為連連點頭稱是。

“是,我們一定不辜負您的希望。”辜有為答道。

於是,兩雙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

五月,金銀灘的麥收開鐮了。

趙二爹家是全灣子裏動第一刀的。清早,趙二爹就在門前的大柳樹下磨刀霍霍,他把那些放在家裏已經生鏽的鐮刀,磨得鋒利鋥亮。磨完刀,見天邊現出了一抹紅霞,便朝著屋裏喊:“家寶,快起床要準備下地了。”家寶是趙二爹的獨生兒子,聽見趙二爹的喊聲,推開窗戶朝外邊看了看,揉著惺忪的睡眼咕噥道:“早著呢?”說著便又倒頭睡下了。見家寶賴在床上不想動,趙二爹便罵道:“狗日的,俗話說早睡早起,剩穀餘米,遲睡遲起,拖棍討米。有幾個莊稼人像你,太陽曬著屁股了還不起床,老子看你結了婚,要自立門戶的時候日子怎麼過。”趙二爹的罵聲招來了正在廚房裏燒飯的趙二嬸,趙二嬸圍著圍裙,握著鍋鏟跑出來對趙二爹說:“隻有你清晨大早的就罵開娘啦!家寶昨晚去秀梅那裏回得晚,你就讓他再睡一會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