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1 / 2)

“那些村主要是搞農業,為工業園區提供糧食、蔬菜和副食品供應,不過,那都是現代農業,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和在工廠做工的收入也差不多。”

聽了司機的回答,春滿說了聲:“停車。”司機將車停了下來,春滿拉開車門欲朝一群正在公園裏聊天曬太陽的老人走去。司機在後麵問了句:“我還等您啵!”

春滿答:“等,到了十一點半你就按喇叭叫我。”說完,就朝那群人走了過去。走近一聽,那群老人正在津津有味地談論國家大事,說到高興處,就會傳出一陣陣笑聲。

那些人談過一陣以後,才發現旁邊的石凳上多了一位不速之客。一位長著滿頭銀發的老人朝春滿看了一眼,問道:“同誌,你是到華西來旅遊的嗎?”

春滿連連答道:“我是來參觀學習的。”說著,從荷包裏掏出一包香煙來給大家撒煙,卻被大家拒絕了。

春滿有些不好意思地問:“都不抽煙?”

銀發老人說:“抽煙有害健康,這麼好的世道,我們還想多活幾年呢!”

春滿將煙裝進了荷包,問道:“您們都是華西村的?”

“嗯,現在都是。”

“聽您這話,原來不是華西人,是後來並入華西去的。”春滿說。

老人點了點頭,肯定地說:“是。”

“您對華西村吞並周邊這些村怎麼看?”春滿問道。

銀發老人朝他看了一眼,說:“你怎麼這樣問話,什麼叫吞並我們村,我們那是走聯合之路,共同發展。”

春滿沒想到老人反應這麼敏捷,連忙說:“對不起,我說錯了。您對走聯合之路怎麼看?”

銀發老人回答:“好嘛!”

“怎麼好法?”春滿又問。

這時,旁邊的那些老人就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

“首先是華西和我們的經濟發展得到了互補,他們要搞工業沒有地,我們有地;我們的農產品沒地方銷,他們那裏要。”

“還有他們工業發展快,勞動力缺乏,我們可以給他們提供勞動力資源。我們也可以離土不離鄉,就走了富裕之路。”

“不光是這些,更重要的是我們這個區域,資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經濟和社會得到了協調發展。是兩全其美的大好事。”

“那你們和人家華西貧富差別那麼大,人家當初會同意接受你們嗎?”春滿仍然覺得大惑不解。

銀發老人說:“他怎麼會不同意,他們經濟發展已經受到了限製,不與周邊聯合就沒有出路。正像人一樣,你再會走路,再會幹事,給你把手腳捆死了,你就走不了路,幹不成事了。隻有放開手腳,才能顯出你的本事和能耐。”

春滿:“那總還是有利益上的矛盾吧!”

“矛盾肯定是有的,但那要調節好。我們跟他聯合,也不是刮共產風,也不是又回到過去搞‘大呼隆’那個年代,搞一平二調,隻是在集團公司的集體領導下,實行統一規劃,基礎設施統一建設,在利益問題上,仍然實行嚴格的獨立核算,誰也不揩誰的油。”銀發老人答。

春滿聽後,思索了一會兒說:“按照你們這麼說,這還真是一條路子!”

銀發老人點點頭:“農村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走聯合之路、共同發展是一條必然的途徑。再說了我們村黨委書記吳仁寶也說過,‘個人富了不算富,集體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國富了才算富’咧!”

與這群老人的一席談話,讓春滿仿佛覺得心中突然亮堂了許多。他還想問些什麼,無奈那位的哥,一陣又一陣按起了喇叭,他隻得與大家作別。此時,他的胸中裝進了一幅新的藍圖,腦中也閃現出一些新的想法。

離開華西以後,春滿連續接了兩個電話,一個是夷陵香荷公司的老總白玫打給他的,說是香荷公司一切都準備好了,隻等著到金銀灘建廠,春滿一邊跟白玫打著哈哈,一邊說我現在正在外地考察學習,等我回來再說吧!白玫說我還等你一個星期,你如果再定不下來的話,我可就到別的地方去建廠子。春滿說:行,我一回家就給你回話。剛接完白玫的電話,不到十分鍾,手機又響了起來,鄧友春在一旁調侃道:“我們程支書真是個大忙人,電話都快要打爆了。”

春滿掏出手機一接聽,原來是金虎打來的,問了句:“金虎,你什麼事?”

金虎告訴他說深圳等沿海城市現在正在形成一個產業轉移的浪潮,他想把他的服裝廠,搬回到金銀灘來辦,前些日子跟雅蘭說過,不知道雅蘭告訴您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