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1 / 3)

劉世坤,字同秀,湖南衡陽人。

寄外

飄零兩載動相思,記得離筵共對時。含淚未曾傾別酒,背人先己問歸期。蘭閨有夢雲山阻,繡榻無心針線遲。寄語茂陵遊冶客,莫教重唱白頭詩。

黃卷,字冊仙。

七夕同袖池舟中作

七月七日小舟迎,一種離愁付綠靈。不信渡河今夜事,蓬窗攜手看雙星。

莊賁孫,字宜三,江蘇陽湖人,宮詹莊澹庵女,孫師儉室。著有《悟香閣集》。

園居秋興

背背臨流構草堂,身閑長得看人忙。白蘋紅蓼依秋水,黃菊丹楓送夕陽。隨意煙霞供笑傲,忘機鷗鳥共徜徉。年來詩思渾消盡,試墨還抄肘後方。

曹我聞,江南江陰人,丹徒張譽晴室

雪霽

凍雀喧喧報曉晴,朝曦紅影上窗橫。深林風定梅花瘦,老屋寒添紙賬清。吟客未歸驢背遠,旅人初發馬蹄輕。劫來小閣閑憑眺,依舊青山繞故城。

徐瑤,字佩玉,江蘇常熟人,周采山室。著有《佩玉詩鈔》。

芭蕉

芳心常卷月寒天,綠燭無煙火未燃。隻恐夜深彈細雨,莫教移植繡床前。

碩塔哈,滿洲人。

和姊白曉月題壁韻

右怨別詩,妾姊白曉月氏作也。初姊距妾家本數武而近,以故得朝夕會。凡有感觸輒成詩,詩輒示妾。戊戌歲以中秋對月作見示,且索和,中有邊塞征人意,深閨思婦情。妾亦口號成律,有“物隨秋漸老,人與月同孤”句。越明年,渠良人遠戌去。今年夏,妾夫子亦從軍徂閩,芝房寂寞,錦帳生寒,秋月春花,徒伴一窗蕭瑟。曩者中秋對月句,斯其識歟。嗟夫!通於才而窮於命,豐於貌而嗇於時者,古今來指不勝屈。妾才若貌,固遠弗逮姊氏萬一,其時命不偶,未之稍稍上下。今讀渠壁間韻,不禁泣數行下,因嗚咽握管,次原韻成三絕句。

帳冷衾寒怨阿誰,柳煙花雨總成悲。怕看春草當窗綠,別後珠簾盡日垂。塞外馬嘶青海夜,閨中人動白頭悲。可憐別後庭前柳,一樣黃昏帶月垂。領略春光今共誰?杜鵑聲裏最堪悲。香閨夢繞沙場月,曾見征人亦淚垂。

周仲姬,字淑和,號二如,福建澄海人,明經周彬女,龍溪諸生李堯封室。著有《二如居詩集》。

山村

遠眺寒山麓,平雲接暮村。歸鴉迷落日,殘杵動黃昏。月迥依林樹,川迥繞石門。重看城郭外,亦自有乾坤。

沈綺,字素君,江蘇常熟人,諸生沈囗女,殷墫室。著有《環碧軒詩》。

大風泊舟色山

石腳插波心,東西水衝擊。我來風正號,浪花大如席。萬頃波騰來,觸此崖腹窄。拗怒不得聘,咆哮相鬥格。飛珠濺青林,迸雪灑丹壁。砰訇走雷聲,震蕩動心魄。少焉月東上,風定湖亦碧。

和艾圃三兄秋日江村雜興

春水響潺潺,漁舟日往還。江空月出早,樹靜鳥歸閑。潮到將吞岸,雲飛欲動山。夜來風雨過,花落滿前灣。

鍾睿姑,字文貞,安徽蕪湖人。

同甯師遊冶父山

無梁殿冷石門秋,鑄劍池空水不流。苔蘚照人心自古,滿天量雪落峰頭。樹裹湖光一鏡開,水晶宮外有樓台。散花不到誰摩室,親捧雲珠供佛來。

廖淑籌,字壽竹,福建侯官人,儀曹郎許雪村均室。著有《琅玕集》。

秋日琅玕書屋限韻

丹楓如染接詹齊,高卷疏簾一雁低。幾陣好風深院過,秋聲多在樹林西。

沈氏,字裏未詳,周青原室。

思歸

東風吹恨幾時消,春水連天又長潮。自笑不如梁上燕,一年一度也歸巢。

李心敬,字一銘,江蘇上海人,李宗袁女,常熟歸觀察朝煦室。著有《小窗雜詠》。

蠹餘草寄外

滿江樹色曉陰陰,別恨離情兩不禁。好景每從愁裏過,新詩多向夢中吟。聊將錦字傳千裏,漫托魚箋訴寸心。一望天涯渺無際,思君空有淚沾襟。

歸懋儀,字佩珊,江蘇常熟人,歸朝煦女,上海李學璜室。著有《繡餘小草》。

贈曹四姑於歸

聞道雲英下九天,翠眉新婦倍生妍。定知茂苑無雙士,始配瑤華第一仙。玉鏡曉妝花並笑,金樽夜泛月同圓。徵蘭他日符佳夢,應見雲芝茁玉田。

範齡,字柏年,江蘇吳縣人,範誌長女,著有《荒洲吟草》。

山樓晚眺

幾家茅屋疏林外,一徑幽花落日閑。野老不知身入畫,踏殘黃葉下秋山。

範德,字恕成,範誌次女,戴師點室。著有《蓉洲詩草》。

晚步小圃

遙蜂翠潤初消雪,綺陌煙輕半入雲。月在梅梢風在柳,可憐春色已三分。

方靜,字畹香,安徽桐城人,廬江許正齋室。著有《友蘭閣饋餘集》。

憶舊東諸姊妹三首

少小隨肩長各方,兒時勝事尚難。忘碧紗窗擁書千卷,沉水煙籠被一床。春到樓頭人共繡,詩聯花底句生香。閑來笑語雙親側,誰解桃夭惹恨長。

卻嫌井臼誤塤虎,盼得甯家慰所思。聚首渾忘男女累,歡談盡是別離辭。花憐客到香偏遠,月愛人歸影故遲。竹屋鬆窗薑被暖,絕勝昧旦聞雞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