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股票市場係列數據庫
數據庫是實證研究的先決條件,不同的數據可以應用於不同的實證研究。為了進一步使讀者了解數據庫的作用及實證研究,我們將具體的數據庫及與數據庫對應的文獻做個簡單介紹。股票市場係列數據庫由8個數據庫構成。
中國股票市場係列數據庫為讀者提供自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成立以來所有股票的交易數據。該數據庫的開發充分借鑒了CRSP(ter for Rear Security Prices)等國際知名數據庫係統的專業數據調整技術,將計算好的可比價格、各種回報率,如個股回報率、市場回報率和綜合市場回報率、10種指數回報率等多種回報率等數據項目直接提供給讀者。
2.6.2實證研究舉例
中國股票市場係列數據庫,為研究者節約了處理數據的寶貴時間,大大提高了研究效率。它被廣泛應用於實證研究當中,隻要是涉及股票市場的研究,基本上都要用到。這裏我們簡單地列舉一些國內外的研究文獻作為參考。
例如,大宗交易是重要的證券市場交易機製之一,從市場微觀結構的角度研究大宗交易製度有深遠的意義。利用中國證券市場大宗交易數據,可以從事以下主題的研究:大宗交易的市場價格影響;樓上市場和樓下市場在價格決定中的角色和相互作用;大宗交易自身定價。
例如,楊丹、魏韞新和葉建明於《經濟研究》2008年第3期發表《股權分置改革對中國資本市場實證研究的影響及模型修正》。
“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並存的特殊股權製度影響到中國上市公司股價和股數科學合理的確定,進而影響到幾乎所有的中國股票市場實證研究結果。股權分置改革全部完成之後,涉及股改前數據的所有實證研究和數據庫建設也都不能忽視改革前後的股數和股價的不可比問題。現有的基於股權分置改革的指標修正方法五花八門,也缺少合理的經濟邏輯和數據支持。
本文證明忽視股權分置現實,或者不適當的修正都將導致偏頗的結論,進而提出了一個通用的修正方法,即每股非流通股的價格相當於每股流通股的一個百分比。然後用實際數據對這個百分比的表達式進行了估計,從而對股權分置條件下價格模型與回報率模型進行了修正。
結果顯示,經過修正後的模型估計優於未修正的模型。在此基礎上,我們研究了現在的全流通改革是否公平地補償了流通股股東。結果顯示,對於非流通股比率較小的公司,補償是公平的,但對於非流通股比率較高的公司,還是存在著大的非流通股股東剝削流通股股東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