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大多數諸侯,包括曹操在內,會合在酸棗,準備作為中路軍直入京洛。這一路軍人數最多,有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與驍騎校尉曹操。
豫州刺史孔伷,則在附近的潁川做後應。
三路包抄,反董的聲勢頗為浩大。可當一切布置妥當後,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虛耗軍糧,卻無人上前叫陣。
相反,京城中的董卓得知這諸侯集結的消息,立即派出郎中令李儒,也就是《三國演義》裏那位助紂為虐的軍師,用一杯毒酒毒死了前任皇帝,僅有十五歲的劉辯。
在《三國演義》裏,董卓派華雄上陣,帶李肅、胡軫一班人馬到汜水關對戰。第一個上前的諸侯,是濟北相鮑信。因為要搶功,所以派了弟弟鮑忠先去關下搦戰,結果被華雄手起刀落,斬於馬下。
據說,華雄因此升任都督。
但事實上,戰鬥並非發生。董卓盤算著要征調各路人馬來對付這幫諸侯雜牌軍,可是尚書鄭泰卻跟他說:
“搞政治啊,關鍵在德,不在人多!”
董卓立馬就火了,待要發作,你這不是胡說嗎,難道軍隊就沒用了不成?
鄭泰連忙解釋:
“山東那些諸侯公子,哪裏會打仗啊?袁紹是在京師裏玩大的衙內,張邈不過是個老實巴交的老漢,坐在那裏連眼睛都不敢亂瞄;孔伷更是個隻會動嘴皮子的家夥……就這些人,哪裏能跟名揚天下的西北軍團抗衡呢?”
董卓一聽這話,倒是真樂了:“那你說這西北軍團又如何?”
“要說這關西的百姓啊,因為連年與那些羌人交戰,就連婦女都會使弓箭呢!大漢的軍隊,也就數並州、涼州這幾個地方為強者。”
並州,就是董卓進京之前的任職之地。涼州,則是董卓的發家之地。董卓一聽這話更得意了:“那你說說看,我該怎麼應對眼前的局麵呢?”
“相國你手頭的兵力,已然足以威視天下,對待袁紹、張邈那些人,就好比是虎豹撲食羔羊、狂風席卷枯葉一般容易,又何必發動全國動員的命令,讓天下人震動,誤以為相國你害怕那些紈絝子弟呢?”
鄭泰給董卓出了一招,叫作政治解決,即出自《孫子兵法》的不戰而屈人之兵。
其實這時的反董聯軍,好像是稻草紮起的假人,根本就不經打,鄭泰其實是在為袁紹等人做掩護。
但此時的董卓,聽了鄭泰這一番話,誇讚他,鄭泰啊,你還真是個人才!不能荒廢了你的本事,這樣吧,就提拔你做將軍,指揮迎戰關東軍的任務,就交與你了吧!
這正是喜從天降啊,倘若鄭泰真的兵權在手,豈不就可以會合關東的人馬,瞬間解決這大漢的禍害嗎?
一念及此,鄭泰狂喜。
在此時的反董大營裏,最興奮的人是曹操。
在他看來,天下英雄此刻都聚集一堂,目的唯有一個,那便是擊敗亂臣賊子董卓。袁紹在北、袁術在南,已然形成鉗形包抄之勢。既然如此,那就該立刻發動攻勢,給董軍以重創。
至於大多數諸侯,包括曹操在內,會合在酸棗,準備作為中路軍直入京洛。這一路軍人數最多,有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與驍騎校尉曹操。
豫州刺史孔伷,則在附近的潁川做後應。
三路包抄,反董的聲勢頗為浩大。可當一切布置妥當後,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虛耗軍糧,卻無人上前叫陣。
相反,京城中的董卓得知這諸侯集結的消息,立即派出郎中令李儒,也就是《三國演義》裏那位助紂為虐的軍師,用一杯毒酒毒死了前任皇帝,僅有十五歲的劉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