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二五六章 九幽三奇(1 / 2)

“對啊!”我點頭道:“初一也是這麼說的。”

江大魚掃了我一眼,緩緩的說道:“能一眼認出淩雲劍,並且說出來曆,初一自然很不簡單。可有些事情,卻是他所不知道的。隋朝末年,有個叫李播的縣城小吏,棄官行道,別名黃冠子。”

“早在當時,無論修為還是聲望,都冠絕天下。在他入道之前,一共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就是遊走天下的昆侖之子白鶴道長,二兒子就是卦宗祖師爺李淳風,可你不覺得很奇怪嗎?為什麼單單他的小兒子就是個平庸無奇的普通人?而且以李淳風的功績和名聲,無論正記還是野史,把他從小到大的事跡記錄的清清楚楚,連他父母以及過續來的子孫後人都被記載的異常詳細,卻為什麼獨獨沒有另外兩人?”

“高宗李治登基之後,為什麼單獨發出了一道‘追複昭’,追封李淳風為太史令?什麼叫追複?單獨發昭,追封一個以算卦聞名天下的道士,這在上下千年的曆史當中都是絕無僅有的。”

“當年,白鶴道長逆旨行事,斬殺妖龍,進而就連太宗李世民派出的龍吼衛全都有去無回。惹了聖怒,本想降罪李家,可又鑒於李淳風的功績和本事,隻是降了他的官職,並下令李家把白鶴道長從家譜中除名。”

“李淳風異常孝順,不想因此給李家招惹禍端,低頭認了罰。可在他死後不久,自小離家的三弟李淳剛夜入皇宮,在重重警衛以及眾多高手的守護之下,給李治下了蠱咒,疼的李治滿地打滾,問醫藥天下盡無可治。後來經高人指點,李治下了‘追複昭’,太史令這一官職也一直由其子孫罔替接任,頭痛之症才因此稍有好轉……”

“高宗李治也正是因為那段時間得了‘頭痛病’,才讓武則天鑽了空子,趁機批改奏章,進而逐漸掌權,成為了一代女皇,李家天下險些就此滅亡!你降我兄長官職,我就奪你皇權,你除我兄長名姓,我就改了你的天下!能做出這樣事來的李淳剛又怎麼會是個普通人呢?”

“事實的真相是,李淳剛就是九幽傳人。自商朝封神之戰後,陰符、陰鬼兩門各自得了《陰符經》和烏木杖,都想奪取另外一門的寶物,可最終誰也沒能如願。直到李淳剛加入陰鬼門,設計圍堵陰符門主,最終大獲全勝,把兩件寶物歸為一派。”

“可是,此時已經得了皇位的武則天,卻不想這一段事被人知曉。在徹底掌控了大權之後,就借著修改唐書為名,刪掉了許多對她不利的內容,所以這李家三兄弟,就剩下了李淳風。同時她怕李家再冒出什麼個人,對她施展對付李治的手段,就在暗中組織起各種勢力,尤其是借著番外佛宗的高手,對陰鬼一門展開圍剿。最終的結果就是武氏當朝的時候,佛教大興,陰鬼一門被殺得支離破碎、漸漸沒落。”

“對啊!”我點頭道:“初一也是這麼說的。”

江大魚掃了我一眼,緩緩的說道:“能一眼認出淩雲劍,並且說出來曆,初一自然很不簡單。可有些事情,卻是他所不知道的。隋朝末年,有個叫李播的縣城小吏,棄官行道,別名黃冠子。”

“早在當時,無論修為還是聲望,都冠絕天下。在他入道之前,一共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就是遊走天下的昆侖之子白鶴道長,二兒子就是卦宗祖師爺李淳風,可你不覺得很奇怪嗎?為什麼單單他的小兒子就是個平庸無奇的普通人?而且以李淳風的功績和名聲,無論正記還是野史,把他從小到大的事跡記錄的清清楚楚,連他父母以及過續來的子孫後人都被記載的異常詳細,卻為什麼獨獨沒有另外兩人?”

“高宗李治登基之後,為什麼單獨發出了一道‘追複昭’,追封李淳風為太史令?什麼叫追複?單獨發昭,追封一個以算卦聞名天下的道士,這在上下千年的曆史當中都是絕無僅有的。”

“當年,白鶴道長逆旨行事,斬殺妖龍,進而就連太宗李世民派出的龍吼衛全都有去無回。惹了聖怒,本想降罪李家,可又鑒於李淳風的功績和本事,隻是降了他的官職,並下令李家把白鶴道長從家譜中除名。”

“李淳風異常孝順,不想因此給李家招惹禍端,低頭認了罰。可在他死後不久,自小離家的三弟李淳剛夜入皇宮,在重重警衛以及眾多高手的守護之下,給李治下了蠱咒,疼的李治滿地打滾,問醫藥天下盡無可治。後來經高人指點,李治下了‘追複昭’,太史令這一官職也一直由其子孫罔替接任,頭痛之症才因此稍有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