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兩個人統一口徑誘使某人采取求同行為時,幾乎沒有人會作出錯誤選擇。如果人數增加到3人,求同率就迅速上升。從眾心理與從眾效應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多數派容易形成壓力,具有說服別人的力量。

說服別人或提出令人為難的要求時,最好的辦法是由幾個人同時給對方施加壓力。那麼為了引發對方的求同行為,至少需要幾個人才能奏效呢?

三人能成虎,3對1效應

實驗結果表明,能夠引發同步行為的人數至少為3~4名。當兩個人統一口徑誘使某人采取求同行為時,幾乎沒有人會作出錯誤選擇。如果人數增加到3人,求同率就迅速上升。效果最好的是5個人中有4人意見一致。人數增至8名或15名,求同率也幾乎保持不變。

但是,這種勸說方法受環境的製約較大,在一對一的談判中或對方人多時就很難發揮作用。當對方是一個人時,你可以事先請兩個支持者參加談判,並在談判桌上以分別交換意見的方式誘使對方作出求同行為。

在紙牌遊戲中,經常能看到這種現象。紙牌遊戲一般由4個人參加,在遊戲過程中如果時機成熟,有人會建議提高賭金或導入新規則,同時也會有人提出異議,這時如果能拉攏其他兩人,三個人合力對付一個人,那麼剩下的那個人會因寡不敵眾而改變自己的主張,被多數的力量說服。

孔子的學生曾參是戰國時一個有名的學者,至孝至仁,在道德方麵是無可挑剔的。他的母親對兒子極為了解。 有一次,曾參有事外出未歸,碰巧一個與他同名的人殺了人被抓走了。一位鄰居急忙報信給曾母:“你的兒子因為殺人被捕了。”曾母連連搖頭,相信曾參不會殺人,所以依舊織自己的布。不一會,另外一個鄰居跑來對曾參的母親說:“你的兒子殺人了。”曾參的母親開始有些懷疑了,但仍然不信自己的兒子會殺人。不久第三個人對曾母說:“你的兒子殺人了,你趕快跑吧,不然官府就要來抓你了。” 話音剛落,曾母已經扔掉織布的梭子,準備翻過牆頭去逃難了。

可怕的從眾心理與從眾效應

從眾心理指人們改變自己的觀念或行為,使之與群體的標準相一致的一種傾向性。也許有人說,我是個意誌堅強的人,不會隨便改變自己的觀念。但是,當大家眾口一辭地反對你時,他還能堅持自己的意見嗎?

社會心理學家所羅門·阿希做過一個比較線條長短的實驗。在實驗中,有1個真的來做實驗的大學生,還有6個研究者參與實驗(大學生並不知道這些人是研究者),大學生總是最後一個發表意見。

當線條呈現出來後,大家都做出了一致的反應。之後呈現第二組線條,6個研究者給出了完全錯誤的答案(即故意把長的線條說成是短的)。這時,最後一個發言的大學生就十分迷惑,並且懷疑自己的眼睛或其他地方出了問題,雖然他的視力良好。

迫於群體壓力,他還是說出了明知是錯誤的答案。人們為了被喜歡,為了做正確的事情必然表現出從眾行為。那麼,在什麼條件下人們會從眾呢?

一是當群體的人數在一定範圍內增多時,人越多人們越容易發生從眾。“三人成虎”,說的就是這種情況。不過當群體的人數超過一定的數量時,從眾行為就不會顯著增加了。

二是群體一致性。當群體中的人們意見一致時,人們的從眾行為最多。即使是有一個人的意見不一致時,從眾行為就會低至正常情況的1/4。

三是群體成員的權威性。如果所在的群體裏都是著名的教授,那麼即使他們說出了明顯錯誤的事情,自己也會好好思考一下;如果所在的群體裏是普通人,當他們說出明顯是錯誤的事情時,自己肯定會立刻反駁。

四是個人的自我卷入水平。無預先表達即自我卷入水平最低;事先在紙上寫下自己的想法,之後再表達——自我卷入水平中等;公開表達自己的想法表示自我卷入水平高。實驗證明,個人的自我卷入水平越高,越拒絕從眾。

簡單說來,從眾即是對少數服從多數的最好解釋。不過,這種服從是少數派心甘情願地服從。

從眾效應是指人際交往中個人受群體影響自動服從群體的效應。日常生活裏,人們經常表現從眾行為傾向,即受周圍多數人的影響;自動選擇多數人願意做的事去做。

例如,在一條人頭攢動的繁榮街道上,有人站立在那裏使勁朝上張望,不一會兒便吸引周圍的人停下來一起張望,即使許多人並不知道為什麼而張望,也會不知不覺地看上幾眼,後來停下來張望的越聚越多,形成一群人一起在張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