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目標是壓倒對方,請記住動之以氣勢,較發之以思想成果更大。能否成功地征服他人,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心理上的威懾力量。隻有精神飽滿,言語果斷,才能在處處主導對手的思路,從而把局勢推向自己期望的方向。
唐朝初年,西北的突厥不斷發動南侵,對唐朝的社會生活秩序的穩定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極大危害。這一年頡利可汗再次率大軍南下,而唐朝此時剛從戰亂中恢複,李世民見敵強我弱,不便硬拚,便策馬直到陣前,大呼頡利可汗前來答話。李世民說:“我乃秦王,可汗能戰,應獨出與我交手,如傾兵而來,我以此百騎即可當之。”說罷以馬鞭向身後一指,卻見百名唐騎,威風凜凜,躍躍欲試。頡利看到這種情況,心中暗想,早聞秦王神武過人,韜略超群,今以百騎挑戰,莫測高深,不可輕敵,因而狐疑不決,也不答話。李世民說罷趁機又催馬向前。頡利見狀連忙揮軍後退一箭之地,與李世民保持一定距離,生怕中計。李世民又對頡利說:“你與我往日盟約,事急相救,今日卻引兵相攻,何無香火之情?”李世民的話聽得突利一頭霧水,不知李世民所指何事,還是無話可說。李世民又策馬向前,欲渡溝水。頡利可汗不知唐軍虛實,又見李世民說什麼“香火之情”,馬上懷疑侄子突利與唐朝暗中有來往,事先設下什麼計謀。原來,頡利與突利之間本來就有矛盾,現在猜忌更深,他也不敢突然開戰。頡利又想李世民竟敢隻率百騎輕出,心中更是困惑,於是,他派使臣對李世民解釋說:“秦王無須渡水,可汗並無他意,但願與王重申盟約。” 這時候,敵強我弱的形勢誰都能看出來。但為了控製形勢,李世民不斷製造假象,靠氣勢險退敵人。
攻心為上是軍事謀略的重要原則之一。戰場上敵人的心理狀態是有差異的。孫子說,對於敵人的軍隊,可以打擊它的士氣,對於敵人的將領,可以動搖它的決心。隻有造成和增強我方心理上的銳利氣勢,造成敵人心理上的沮喪和士氣銳減,無論取勝還是退敵,都可成功。運用謀略手段攻心奪誌,使用心戰瓦解敵人的鬥誌,是戰爭中極為重要的手段,我國古代楚漢相爭中的垓下之戰,韓信以重兵包圍楚軍後,以悲涼之楚歌吹奏於四野,致使楚軍思鄉厭戰,心散兵敗,正是運用攻心奪氣之謀略與軍事行動相結合而贏得勝利的。
如果你的目標是壓倒對方,請記住動之以氣勢,較發之以思想成果更大。能否成功地征服他人,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心理上的威懾力量。如果對方心理上不占優勢,勢必驚惶失措,理屈詞窮。因此,良好的應變能力,除了言辭得當,思路井然,攻守有術外,還必須掌握心理戰這把利器。“心理戰”具有強大的威懾力,它能使對方緊張,露出破綻,為自己尋找製勝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