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邊的那一次。”

陸議神情忽的一滯,緊了緊握住我的手,半天才帶著不知是驚喜、釋懷或是感激的口吻道:“你果然就是尚兒!”

“原來你還記得我。”我一直以為,那次的萍水相逢,在你的生命之中不會留下任何痕跡。

他突然狠狠的將我箍進他的懷中,“那天之後,我曾幾次到崖壁下找你,在河中搜尋你,可是遍尋不到,我還以為……卻原來……不,我應該早就知道你就是尚兒的。”

我第一次見他激動到語無倫次,竟也不知道如何回應,隻好伏於他的胸`前,和著他的心跳呼吸著。

我和陸議都沉默不語的時候,那邊的張醉卻開口大聲唱道:“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滿堂兮美人,忽獨與餘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辭,乘回風兮載雲旗。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

生別離,新相知,張醉唱的正是我與陸議這一段別離與相聚。這個張醉,不隻是真醉還是裝醉。

他越唱越輕,到最後似乎是累了,打著鼾聲沉沉睡去。

並不算悅耳的聲音讓我頓生起一股煩躁和恐懼,我不甘心道:“伯言,我還不想死……海昌很美,我還沒有看夠……海昌的海很藍,我想在夏天時去海邊看日出日暮,潮起潮落……海昌的山很高,我想在冬天時去山頂看蒼山覆雪,明燭天南……”

我絮絮叨叨的說著,陸議安靜的聽著,時不時安撫般的輕輕摩挲著我的手臂。

“海昌的夜很靜,我喜歡在夜裏伴著清風觀星賞月,海昌的雨很細,我喜歡在雨中看亭台樓閣,看煙柳畫橋。”

“我還喜歡……”

“尚兒還喜歡什麼?”見我停住,陸議柔聲問道。

“我還喜歡海昌的人……純白幹淨,”我伸出手想撫上他的臉,卻在剛觸上他的下顎時又怯怯縮回手,低頭吸了吸鼻子,“帶著淡淡的清香。

突然,我不知道哪裏來的勇氣抬起頭直視他,“伯言,你喜不喜歡我?”我好想證明,這一切並不是我的南柯一夢。

可是這莫名的勇氣再轉瞬間又潰散的無影無蹤,我急急捂住他的嘴道:“不,你不需要告訴我。”

這種患得患失的感覺很糟糕,我既想知道答案,又怕一切隻是我的一廂情願。

還未等陸議有所反應,張醉不知何時已經轉醒,帶著三分醒七分醉的歌聲又傳了過了。而他這一次所唱的不是漢語歌曲,我一個字也理解不了。

待他一曲唱罷,陸議竟是哈哈一笑,向張醉抱拳道:“多謝張大哥!”

我心裏覺得甚是怪異,怎麼突然把“張先生”的稱呼親切的改成“張大哥”了?“伯言謝他作甚?”

“我謝張大哥唱出了我的心意。”陸議目光轉向我道。

“你的心意?”我不解,“他唱的是什麼歌?我怎麼聽不懂?”

“張大哥方才所唱的是一首在越族百姓之間流傳甚廣的越族語歌曲。”

“越族語?伯言原來還精通外語!”我歎服道。一想到當年我在大學期間那個如夢靨般的四級考試戰場,令我無數次前赴後繼,死而後已,屢戰屢敗,又屢敗屢戰,我就對有語言天分之人產生了由衷的佩服。

“外語?尚兒是指越族語嗎?跟當地百姓接觸多了,也就學了些。”陸議解釋道:“這是一首越人歌,相傳在春秋時期,楚國的鄂君子泛舟於河上,打漿的越女對他所唱之歌,那最後兩句是:山有木兮木有枝……”

陸議頓了頓,低頭在我耳畔輕道:“心悅君兮君不知。”

仿佛有股電流從我耳裏一直竄到心間,令我歡喜又有些不知所措,“原來……是這首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