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著名、最受人敬仰的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很早即有一個夢想,希望美國的船隻能夠直接從太平洋開到大西洋,而無須遠遠繞到南美洲頂端的合恩角去。要實現這個願望,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首先,他遇到了國人的反對,這些人沒有預見到開挖運河所能帶來的巨大經濟繁榮的前景。他還遇到了世界上其他國家領導人的反對,他們不希望主持這一大型工程的權力落到美國人手裏;南美洲的國家首腦則由於他們國家的主權受到侵犯而提出反對意見。羅斯福總統沒有被這些反對意見所嚇倒。他對這個理想抱著熱忱,同哥倫比亞和巴拿馬兩國政府進行談判,終於取得了從大西洋岸邊的科隆島至太平洋岸邊的巴拿馬城開鑿一條運河的權力。
問題並沒有全部解決,由於中美洲的蚊子和黃熱病,全盤計劃幾乎擱淺。羅斯福總統以其特有的風格解決了這兩個困難。為了對付黃熱病,醫藥發明出來了;為了對付蚊子,又生產出了殺蚊劑。他開鑿運河不光為了通航,還要把這個地區變成旅遊勝地。他意識到,要是健康得不到保障,人們就不會來觀光遊覽。當運河開鑿完成時,巴拿馬城已成為了衛生的樣板。這是羅斯福總統的熱忱與決心得到的報償。
有一個詞語叫做“滿腔熱忱”,意思是我們要對自己所做的事情充滿激情,而激情的實質是要發泄或者說顯示自我。熱忱是可以激發的,又是可以控製的,它可以從一個人身上傳遞到另一個人身上。熱忱的能量與無線電信號相似,可以傳遍全世界。熱忱可以發送,可以接收;當一個人群擁有了某種熱忱,它便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
那位夢想著有朝一日成為廣播節目主持人的男孩,還有羅斯福總統,他們都是高情商的代表者,他們都深深懂得這樣一條生活法則:熱忱創造奇跡——而他們也的確獲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