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更多的財富,是今日許許多多人的奮鬥目標。財富的多寡,也成為衡量一個人才幹和價值的尺度。當一個人被列入世界財富榜時,會引起多少人的豔羨。但對於個人來說,過多的財富是沒有多少用的,除非你是為了社會在創造財富,並把多餘的財富貢獻給了社會。但丁說:“擁有便是損失。”財富的擁有超過了個人所需的限度,那麼擁有越多,損失就越多。

英國思想家培根曾說過:“對於財富,我充其量隻能把它叫做美德的累贅……財富之於美德,猶如輜重之於軍隊。輜重不可無,也不可留在後麵,但它卻妨礙行軍。不僅如此,有時還因顧慮輜重,而丟掉勝利或妨礙勝利。”培根還指出:“巨大的財富若不分發出去,也就沒有真正的用處。”

世界級的時裝大師範思哲擁有令人咋舌的財富,光是他收藏的名畫、古董家具,就價值

連城。但他除了能親眼看見這些財富外,還能得到什麼呢?一個謎團重重的槍殺,使他的財

富傾刻變成了“他人的財富”。

“不要追求顯赫的財富,而應追求你可以合法地獲得的財富,清醒地使用財富,愉快地

施與財富,心懷滿足地離開財富。”這就是培根的建議,我們應該認真地思考這些建議。

所羅門,古代以色列國王,以智慧著稱。他告誡人們,不可急於聚斂財富,“凡是匆忙

發財的,必難以清白。”

培根分析說,通過正當的手段和誠實的勞動所獲得的財富,是步伐緩慢的。當財富是來自魔鬼的時候(比如說是通過欺詐、壓迫以及其他不正當的手段),財富是來得迅速的。

現在不少人急於發大財,甚至不惜挺而走險,以身試法,如製假販假,盜版走私,做毒品生意,甚至殺人越貨。他們完全成了金錢的奴隸,財富對他們如同絞索,他們越是貪求,絞索就勒得越緊。一個貪官說,他每當聽到街上警車鳴笛,就生怕是來抓他的,惶惶不可終日。這樣的不義之財再多,又有什麼“樂趣”呢?我們並不是一概排斥財富,我們厭惡和蔑視的是對個人財富的過分貪求,是以不正當手段聚斂財富。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看來這話隻有一半是正確的,動物無信仰,無操守,為食而亡,不計利害。人則不同,唯財是貪,唯色是漁,此種人動物性沒有脫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義之財不取,那樣的人,就脫離了低級的動物性了。

大作家易卜生對金錢的認識可謂精辟。他指出:“錢能買來食物,卻買不來食欲;錢能買來藥品,卻買不來健康;錢能招來熟人,卻招不來朋友;錢能帶來奉承,卻帶不來信賴;錢能使你每天開心,卻不能使你得到幸福。”有一句西方諺語也道:“金錢是走遍天下的通行證——除了到天堂之路;金錢也能買到任何東西——除了幸福。”是的,金錢可以換來舒適的生活,卻很難換到幸福。我們不可把單純的物質享受,口腹之欲的滿足同幸福混為一談。我們很難說曆史上那些帝王、位極人臣者以及家資巨萬者比一般老百姓擁有更多的幸福。吃得久了,山珍海味也味同嚼蠟;女人多了,也隻是情欲的滿足。曆史上有一個著名的命題,即有槍杆子保護的人和手拿鋤頭的人誰更安全,誰更有安全感,誰更滿足,回答是手拿鋤頭的人。當一個人不得不為過多的金錢而提心吊膽,要以槍杆子來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時,這個人就陷入了無窮無盡的恐懼和煩惱之中。那麼,我們便不難理解“錢多了不是好事”的古訓。

以積極的心態追求財富,而以平常的心態對待財富。一個心態平和的人,不要追求顯赫的財富,而應追求你可以合法地獲得的財富,然後清醒地使用財富,愉快地施與財富,最後心滿意足地離開財富。

擁有更多的財富,是今日許許多多人的奮鬥目標。財富的多寡,也成為衡量一個人才幹和價值的尺度。當一個人被列入世界財富榜時,會引起多少人的豔羨。但對於個人來說,過多的財富是沒有多少用的,除非你是為了社會在創造財富,並把多餘的財富貢獻給了社會。但丁說:“擁有便是損失。”財富的擁有超過了個人所需的限度,那麼擁有越多,損失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