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除了感謝(1 / 2)

我們變得虛榮,物欲,開始用RMB衡量情感的真假輕重。

我們戴上麵具,穿上偽裝,變成另外一個人。

我們忘了最美好的情感是永遠也無法用金錢買到的。

我們樂此不疲地掙紮在物欲裏,成了千遍一律拜金麵孔中的一個。

我所認識的兩個人,A男和B女。

這兩位曾是戀人,後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兩個人分手了,各自讀大學,畢業工作結婚。

一直還有聯係,保持“分手也是朋友”的矯情,沒有“分手就是仇人”的痛恨。

前不久,A男新宅入住,B女前去道賀。

A男狀似隨意地將新家入戶花園那塊看似普通實則為小酸枝的木雕炫耀了一下,又甚是低調地用一斤上萬的XX紅茶招待客人。

過幾天A男回訪,一不小心失手將B女家的一隻口徑六厘米的茶杯打碎了。

B女心疼得臉色都白了,但還是假裝鎮定地說,不過是明前的東西,碎了就碎了。

這一局,B女全勝。

可是,從頭到尾都在場,熟知她和他當年“非君(婦)不可”的情史的我心底卻悲哀了起來。

是什麼時候,交往了三年一牽手還會臉紅,當初山盟海誓的這一對少年情侶會變成今天這樣?為了證明他(她)過得比她(他)好,而將品茶這一人生快事變成炫耀的資本,而她又將美好的明前茶杯當成還擊的利器。

他和她用物欲為記憶中那一段溫情脈脈到讓人心跳變緩的歲月劃下了殘忍的句號。

我們早已忘記了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初衷。

或許一開始,你隻是想買一個手袋裝你那些亂七八糟的小東西;或許一開始,你隻是純粹地被那枚像柳芽一樣的翡翠鑲成的蝴蝶掛墜所驚豔;或許一開始,你隻是想穿著那件飄逸的白裙做他眼中的仙女。

但是後來,你買了一個又一個的手袋,隻為了讓大家能叫你“愛馬仕小姐”,你購置了一件又一件毫無藝術可言但卻昂貴的珠寶,隻因為你的朋友圈都在戴這個牌子的珠寶,你的衣櫃裏塞滿了走秀場上的華衣,也不管它們是否適合你。

你淪為了物質的奴隸,你以“拜金”為榮。

什麼時候,你才可以回到最初,坦然地穿著舒適的棉布T恤和皺巴巴的闊腳褲,趿拉著一雙人字拖。牌子?哦,它們是我在小店淘來的。你自然地回答,聲音和靈魂一樣的高潔。

我喜歡百裏的原因就在這裏。

她有一顆赤子的心。

她用著別人饋贈的書包,她穿著三十塊一雙的布鞋,她是不用手機的異類,她不惺惺作態,她在任何的物質和所謂的高貴奢侈麵前像一個無瑕的孩子,她不嫉妒,她心靈安詳。

她從不覺得孤單,她覺得這個世界上有許多比“為賦新詞強說愁”重要一千倍的東西,她接受自己被遺棄的事實,她不怨恨,她愛那個貧窮而溫馨的家和生活在下層的養父母,她不埋怨命運。她寬容她善良。

我們變得虛榮,物欲,開始用RMB衡量情感的真假輕重。

我們戴上麵具,穿上偽裝,變成另外一個人。

我們忘了最美好的情感是永遠也無法用金錢買到的。

我們樂此不疲地掙紮在物欲裏,成了千遍一律拜金麵孔中的一個。

我所認識的兩個人,A男和B女。

這兩位曾是戀人,後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兩個人分手了,各自讀大學,畢業工作結婚。

一直還有聯係,保持“分手也是朋友”的矯情,沒有“分手就是仇人”的痛恨。

前不久,A男新宅入住,B女前去道賀。

A男狀似隨意地將新家入戶花園那塊看似普通實則為小酸枝的木雕炫耀了一下,又甚是低調地用一斤上萬的XX紅茶招待客人。

過幾天A男回訪,一不小心失手將B女家的一隻口徑六厘米的茶杯打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