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角與機遇(1 / 1)

視角與機遇

女兒艾德裏妮在12歲時選學了攝影課,她告訴我真正的攝影家用的都是黑白膠片。聽從她的意見,我買了膠卷,她便提議一起去拍攝著名的聖路易斯拱門。

那天天陰沉沉的,我建議等太陽出來再去,但她說這樣的光線正適合她構想的照片。我們剛來到拱門,艾德裏妮便走到近前,背靠在拱門的三角形支柱上,向後彎著身,將相機舉過頭頂。

我盡量和藹地說:“親愛的,你應該退後一些,把整個拱門照下來。”任何人隻要見過拱門的照片,就知道我為什麼這樣講。但她沒有理會,又走向另一根支柱,重複了前麵的動作。我希望她能拍張漂亮的照片,所以再次試圖告訴她該怎樣拍這張照片,可是她對於我的忠告依舊置若罔聞,完全沒有把我多年來在生日晚會上和度假時的攝影經驗放在眼裏。“不,我就要這樣拍。”她說。

我有些生氣地想,好吧,無非是浪費些膠卷和衝洗的錢,但是她會得到教訓的,就算是付點兒學費吧。結果是我自己上了一課。幾年過後,艾德裏妮獲得了舊金山藝術學院的獎學金,在安塞爾·亞當斯攝影中心實習,並在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了攝影展。感謝上帝,艾德裏妮沒有聽從我的勸告,那張拱門照片已經掛在多家美術館裏,被廣泛收藏。她的作品以獨特的洞察力取勝,正是洞察力使她在12歲時以我意想不到的角度拍下了那張拱門的照片。

女兒拍那張照片的方法使我這做母親的明白,世上大多難題的解決方法近在眼前——換個視角,就能發現機遇。

心靈小語

世上大多難題的解決方法近在眼前——換個視角,就能發現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