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1 / 3)

太子成婚後,傳聞與太子妃是琴瑟和鳴,兩小無猜,讓宰相大人著實鬆了口氣,宰相大人對女兒可說得上是疼入骨髓,當初皇上下令將愛女許給太子,他麵上雖高呼“謝主隆恩”心中卻是老大不願意,太子雖說是應天上星辰降世而生,可是身體卻不太好,再說,宰相希望他的女兒嫁一個一般的高官之子便可,不要太多妻妾,嫁給皇家,雖然麵子極是風光,可是後宮的事,他再清楚也沒有,他不希望女兒進入那麼宮院深深的所在。不過既然太子與女兒相合得來,那以後就算有風波,從小培養起的感情自然要比別人來得深,他暫時放下一點心事。

此時朝中的局勢,雖然平靜,卻隱藏危機,大臣權分二派,一派以三王爺為首,一派以宰相為首,三王爺乃是先帝的愛子,由於母妃爭寵失敗,三王爺痛失皇帝寶座,不過對皇位並未死心過,皇帝察其野心,不時地彈壓,但因皇帝先前無子,後來生了太子,卻又多病,所以三王爺一派雖然行事比較低調,卻從來不曾停止過野心,如今宰相既然成了太子的嶽父,自然旗幟鮮明地站在皇帝一方,三王爺一黨隻得忍氣吞聲,將不韙之心暫時藏起,可惜好景不長,兩年後,皇帝駕崩,新帝既位,年號“裕昌”。

先帝一駕崩,新帝又如此年少,且身體越發地孱弱,於是原本被隱藏的各種不安開始蠢蠢欲動,各大臣各自為政的執勢頭明顯,輔政大臣麵和心不和,這個叫做“大趙國”的國家,開始出現了動蕩的征兆,好在宰相一力平亂,朝廷看來還平穩如常,但帝星卻蒙昧不明,小皇帝原本身體就不好,現在開始犯上一種暈厥症,常常昏迷,醒著的時間越來越少,無法再上朝理政,在這種情況下丞相毅然將皇後,也就是年僅十二歲的女兒扶上了朝堂,讓女兒代替皇帝理政!

在這個朝代,雖然女人的地位比男人低,卻也不曾低到像後世“以儒治國”的朝代那樣不把女人當人看,在大趙國,皇後代替皇上理政並非什麼了不得的大事,皇上無法上朝時,皇後問政是極其正常的舉動,再說皇後年紀又這麼小,能頂什麼大用?於是那些別有居心的大臣自然是讚成的,沒想到小皇後雖然年幼,但是卻極其聰穎,而且性格倔強執拗,更在丞相有意的引導下,無視大臣們的不滿,堅決支持父親的政改,壓得三王爺一行人不敢作亂,朝中漸漸平寧。

如果宰相沒有生病而亡,那麼再過幾年,以皇後的聰穎必能掌握朝政,可惜好景不長,裕昌三年,宰相大病,而且這病來勢洶洶,不到數日,撒手西去,宰相一去,宰相夫人哀慟之下,不幾個月也很快隨夫去了,皇後悲傷不已,數月無法處理朝政,於是內有大臣趁機擁立三王爺,外有邊敵趁機犯境,大趙國開始正式進入群雄並起的時代,好在依靠著皇後的三位兄長,和宰相的餘威,還維持表麵平靜尊嚴的煌煌大國氣象,四境雖不安,但也暫時無破關之虞。

何生愛! 第七章 何如此見

朝廷的爾虞我詐與風波,那是一種人死不見血的惡浪,官場中人個個膽戰心驚,生怕站錯位,引來殺身之禍,但民間卻並無受到多大的波及,京城的各處依舊繁忙喧鬧。

京城最大的一家貨棧,許多南來北往的貨物都暫停放在這裏,有皮貨,有鹽,有棉,有鹽有米有油,甚至活雞活鴨都有,每一天都是忙碌而喧騰的,工人們熱火朝天地搬運著貨物,恣烈剛剛搬運完一百包皮貨,拿了錢,來到貨棧旁一家羊雜店裏要了一碗羊雜,慢慢地喝著,一邊聽店裏的客人們說話,在這裏可以聽到許多不為人知的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