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婦女血崩。
白術一兩(炒),生黃芪六錢,龍骨八錢(煆搗細),牡蠣八錢(煆搗細),山茱萸八錢(去淨核),生杭芍四錢,海螵蛸四錢(搗細),茜草三錢,棕邊炭二錢,五倍子五分(軋細藥汁送服)。
脈象熱者加大生地一兩;涼者加烏附子二錢;大怒之後,因肝氣衝激血崩者,加柴胡二錢。若服兩劑不愈,去棕邊炭加真阿膠五錢,另燉同服。服藥覺熱者宜酌加生地。
從前之方,龍骨、牡蠣皆生用,其理已詳於理衝丸下。
此方獨用煆者,因煆之則收澀之力較大,欲借之以收一時之功也。
一婦人,年三十餘。陡然下血,兩日不止。及愚診視,已昏聵不語,周身皆涼,其脈微弱而遲。知其氣血將脫,而元陽亦脫也。遂急用此湯,去白芍,加野台參八錢、烏附子三錢。一劑血止,周身皆熱,精神亦複。仍將白芍加入,再服一劑,以善其後。
曾治滄州董姓婦人,患血崩甚劇。其脈象虛而無力,遂重用黃芪、白術,輔以龍骨、牡蠣、山茱萸諸收澀之品,服後病稍見愈,遂即原方加海螵蛸四錢,茜草二錢,服後其病頓愈,而分毫不見血矣。愚於是深知二藥止血之能力,遂擬得安衝湯、固衝湯二方,於方中皆用此二藥。
長子蔭潮曾治一婦人,年四十許。驟得下血證甚劇,半日之間即氣息奄奄,不省人事。其脈右寸關微見,如水上浮麻,不分至數,左部脈皆不見。急用生黃芪一兩,大火煎數沸灌之,六部脈皆出。然微細異常,血仍不止。觀其形狀,呼氣不能外出,又時有欲大便之意,知其為大氣下陷也。遂為開固衝湯方,將方中黃芪改用一兩。早十一點鍾,將藥服下,至晚三點鍾,即愈如平時(後蔭潮在京又治一血崩證,先用固衝湯不效,加柴胡二錢,一劑即愈,足見柴胡升提之力,可為治崩要藥)。
或問:血崩之證,多有因其人暴怒,肝氣鬱結,不能上達,而轉下衝腎關,致經血隨之下注者,故其病俗亦名之曰氣衝。茲方中多用澀補之品,獨不慮於肝氣鬱者有妨礙乎?答曰:此證雖有因暴怒氣衝而得者,然當其血大下之後,血脫而氣亦隨之下脫,則肝氣之鬱者,轉可因之而開。且病急則治其標,此證誠至危急之病也。若其證初得且不甚劇,又實係肝氣下衝者,亦可用升肝理氣之藥為主,而以收補下元之藥輔之也。
【附方】《傅青主女科》有治老婦血崩方,試之甚效。
其方用生黃芪一兩,當歸一兩(酒洗),桑葉十四片,三七末三錢(藥汁送下),水煎服,二劑血止,四劑不再發。若覺熱者,用此方宜加生地兩許。
沈陽縣尹朱公之哲嗣際生,黎明時來院扣門,言其妻因行經下血不止,精神昏聵,氣息若無。急往診視,六脈不全仿佛微動,急用生黃芪、野台參、山茱萸各一兩,龍骨、牡蠣各八錢,煎湯灌下,血止強半,精神見複,過數點鍾將藥劑減半,又加生懷山藥一兩,煎服痊愈。
4.溫衝湯
治婦人血海虛寒不育。
生山藥八錢,當歸身四錢,烏附子二錢,肉桂二錢(去粗皮後入),補骨脂三錢(炒搗),小茴香二錢(炒),核桃仁二錢,紫石英八錢(研),真鹿角膠二錢(另燉,同服,若恐其偽可代以鹿角霜三錢)。
人之血海,其名曰衝。在血室之兩旁,與血室相通。
上隸於胃陽明經,下連於腎少陰經。有任脈以為之擔任,督脈為之督攝,帶脈為之約束。陽維、陰維、陽蹺、陰蹺為之擁護,共為奇經八脈。此八脈與血室,男女皆有。在男子則衝與血室為化精之所,在女子則衝與血室實為受胎之處。《內經》上古通天論所謂“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者是也。是以女子不育,多責之衝脈。鬱者理之,虛者補之,風襲者祛之,濕勝者滲之,氣化不固者固攝之,陰陽偏勝者調劑之。衝脈無病,未有不生育者。而愚臨證實驗以來,凡其人素無他病而竟不育者,大抵因相火虛衰,以致衝不溫暖者居多。因為製溫衝湯一方。其人若平素畏坐涼處,畏食涼物,經脈調和而艱於生育者,即與以此湯服之。或十劑或數十劑,遂能生育者多矣。
一婦人,自二十出嫁至三十未育子女,其夫商治於愚。因細詢其性質稟賦,言生平最畏寒涼,熱時亦不敢食瓜果。
至經脈則大致調和,偶或後期兩三日。知其下焦虛寒,因思《神農本草經》謂紫石英“氣味甘溫,治女子風寒在子宮,絕孕十年無子”。遂為擬此湯,方中重用紫石英六錢,取其性溫質重,能引諸藥直達於衝中而溫暖之。服藥三十餘劑,而畏涼之病除。後數月遂孕,連生子女。益信《神農本草經》所謂治十年無子者,誠不誤也。
5.資生通脈湯
治室女月閉血枯,飲食減少,灼熱咳嗽。
白術炒三錢,生懷山藥一兩,生雞內金二錢,龍眼肉六錢,山萸肉四錢(去淨核),枸杞果四錢,玄參三錢,生杭芍三錢,桃仁二錢,紅花錢半,甘草二錢。
馬姓女十七歲。自十六歲秋際,因患右目生內障,服藥不愈,憂思過度,以致月閉。自臘月服藥,直至次年孟秋月底不愈,求為延醫。其人體質瘦弱,五心煩熱,過午兩顴色紅,灼熱益甚,心中滿悶,飲食少許即停滯不下,夜不能寐。脈搏五至,弦細無力。為其飲食停滯,夜不能寐,投以資生通脈湯加生赭石(研細)四錢,熟棗仁三錢,服至四劑,飲食加多,夜已能寐,灼熱稍退,遂去棗仁,減赭石一錢,又加地黃五錢,丹皮三錢,服約十劑,灼熱大減。又去丹皮,將龍眼肉改用八錢,再加懷牛膝五錢。
連服十餘劑,身體寖壯健。因其月事猶未通下,又加蟲五枚、樗雞十枚。服至五劑,月事已通。然下者不多,遂去樗雞、地黃,加當歸五錢,俾服數劑,以善其後。
奉天馬氏女,自十四歲月事已通,至十五歲秋際,因食瓜果過多,泄瀉月餘方愈,從此月事遂閉。至十六歲季夏,病寖增劇,因求為延醫。其身形瘦弱異常,氣息微喘,幹嗽無痰,過午潮熱,夜間尤甚,飲食減少,大便泄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