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變萃
原文:東鄰愁苦,君亂天紀。日貪祿寵,必受其咎。
注釋:艮為天,為日。兌為亂,反震為東,坤為愁苦,為咎。
譯文:東鄰愁苦是因為他違亂了天紀,特別貪求俸祿和寵信,必然得到惡果。
恒變升
原文:三狸捕鼠,遮遏前後。死於環城,不能脫走。
注釋:震為走,為脫。坤為死,為城,反艮為狸,為鼠。《周禮·司》中:“圜,土獄城也。”
譯文:三隻野貓捕捉一隻老鼠,前遮後阻,老鼠死於土獄城,無法脫逃。
恒變困
原文:狼虎爭強,禮義不行。兼吞其國,齊魯無王。
注釋:兌為吞,為魯。伏艮為虎狼,為國。伏震為王,為爭,為強。
譯文:惡狼與猛虎爭強狠鬥,禮義無法施行,自己國家被兼吞,齊國魯國無君主。
恒變井
原文:五嶽四瀆,合潤為德。行不失理,民賴恩福。
注釋:巽卦五數,故五嶽。坎為江河,故四瀆,為合,為潤,為眾。
譯文:五嶽四河的山神和水神,共同滋潤養育大地上的人民,行為不違背天理,老百姓依賴自然山水賜予的恩福。
恒變革
原文:六月種黍,歲晚無雨。秋不宿酒,神失其所。先困後通,與福相從。
注釋:兌澤,為雨,為酒,兌昧暮,故宿,兌為秋。乾為神,為福,為歲。
譯文:六月種上黍米,直到年終無雨,秋天無法釀酒,神靈也無法供奉;先困後順利,恰恰與福相逢。
恒變鼎
原文:牝龍身,日馭三千。南上蒼梧,與福為婚。道裏夷易,身安無患。
注釋:乾為龍,為日,為千,為福。巽為蒼梧。離卦三數,故三千。
譯文:像龍一樣的駿馬一天能奔跑三千裏,往南登上蒼梧山,與福結良緣,因為道路理順平坦,自身平安無事。
恒變震
原文:出入休居,安止無憂。上室之歡,虎為季殘。
注釋:震為出,為樂故歡。坎為憂,為殘。反艮為虎,為安,為季。
譯文:出入都平安,平安就無憂患,上室的歡樂,陽虎卻因雪恨而被季孫擊逐而奔晉。
恒變艮
原文:南山昊天,刺政閔身。疾病無辜,背憎為仇。
注釋:艮為山,為昊天,為背。坎為疾。《南山》《昊天》為詩篇名。
譯文:《詩經》中的《南山》《昊天》這兩篇是諷刺朝政和昏君的詩篇;老百姓非常痛恨昏君,紛紛起來背棄與之增加仇恨。
恒變漸
原文:蒼耳東從,道頓。日辰不良,病為崇禍。
注釋:坎為,為病,為崇禍。艮為道,離為日,反兌為耳,反震為東,為從。為馬,故蒼耳。
譯文:蒼耳馬向東奔走,道路崎嶇不平,日子時辰不好,疾病作崇釀成禍災。
恒變歸妹
原文:兄征東燕,弟伐遼西。大克勝還,封居河間。
注釋:震為東,為兄,為伐,為征。兌為西,為燕,坎為弟,為河。
譯文:兄長東征來到燕國,弟弟去伐遼西,大獲全勝班師回朝,受封於河間。
恒變萃
原文:東鄰愁苦,君亂天紀。日貪祿寵,必受其咎。
注釋:艮為天,為日。兌為亂,反震為東,坤為愁苦,為咎。
譯文:東鄰愁苦是因為他違亂了天紀,特別貪求俸祿和寵信,必然得到惡果。
恒變升
原文:三狸捕鼠,遮遏前後。死於環城,不能脫走。
注釋:震為走,為脫。坤為死,為城,反艮為狸,為鼠。《周禮·司》中:“圜,土獄城也。”
譯文:三隻野貓捕捉一隻老鼠,前遮後阻,老鼠死於土獄城,無法脫逃。
恒變困
原文:狼虎爭強,禮義不行。兼吞其國,齊魯無王。
注釋:兌為吞,為魯。伏艮為虎狼,為國。伏震為王,為爭,為強。
譯文:惡狼與猛虎爭強狠鬥,禮義無法施行,自己國家被兼吞,齊國魯國無君主。
恒變井
原文:五嶽四瀆,合潤為德。行不失理,民賴恩福。
注釋:巽卦五數,故五嶽。坎為江河,故四瀆,為合,為潤,為眾。
譯文:五嶽四河的山神和水神,共同滋潤養育大地上的人民,行為不違背天理,老百姓依賴自然山水賜予的恩福。
恒變革
原文:六月種黍,歲晚無雨。秋不宿酒,神失其所。先困後通,與福相從。
注釋:兌澤,為雨,為酒,兌昧暮,故宿,兌為秋。乾為神,為福,為歲。
譯文:六月種上黍米,直到年終無雨,秋天無法釀酒,神靈也無法供奉;先困後順利,恰恰與福相逢。
恒變鼎
原文:牝龍身,日馭三千。南上蒼梧,與福為婚。道裏夷易,身安無患。
注釋:乾為龍,為日,為千,為福。巽為蒼梧。離卦三數,故三千。
譯文:像龍一樣的駿馬一天能奔跑三千裏,往南登上蒼梧山,與福結良緣,因為道路理順平坦,自身平安無事。
恒變震
原文:出入休居,安止無憂。上室之歡,虎為季殘。
注釋:震為出,為樂故歡。坎為憂,為殘。反艮為虎,為安,為季。
譯文:出入都平安,平安就無憂患,上室的歡樂,陽虎卻因雪恨而被季孫擊逐而奔晉。
恒變艮
原文:南山昊天,刺政閔身。疾病無辜,背憎為仇。
注釋:艮為山,為昊天,為背。坎為疾。《南山》《昊天》為詩篇名。
譯文:《詩經》中的《南山》《昊天》這兩篇是諷刺朝政和昏君的詩篇;老百姓非常痛恨昏君,紛紛起來背棄與之增加仇恨。
恒變漸
原文:蒼耳東從,道頓。日辰不良,病為崇禍。
注釋:坎為,為病,為崇禍。艮為道,離為日,反兌為耳,反震為東,為從。為馬,故蒼耳。
譯文:蒼耳馬向東奔走,道路崎嶇不平,日子時辰不好,疾病作崇釀成禍災。
恒變歸妹
原文:兄征東燕,弟伐遼西。大克勝還,封居河間。
注釋:震為東,為兄,為伐,為征。兌為西,為燕,坎為弟,為河。
譯文:兄長東征來到燕國,弟弟去伐遼西,大獲全勝班師回朝,受封於河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