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環境對植物生長的影響(1 / 2)

最小因子定律和耐受性定律的關係,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麵理解,首先,最小因子定律隻考慮了因子量的過少,而耐受性定律既考慮了因子量的過少,也考慮了因子量的過多;其次,耐受性定律不僅估計了限製因子量的變化,而且估計了生物本身的耐受性問題。生物耐受性不僅隨種類不同,且在同一種內,耐受性也因年齡、季節、棲息地的不同而有差異;同時,耐受性定律允許生態因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如因子補償作用。

(五)生態因子作用的直接性和間接性

直接參與生物生理過程或參與新陳代謝的因子屬於直接因子,如光、溫、水、土壤養分等。例如光可以促進種子萌發。而那些通過影響直接因子而對生物作用的因子,屬於間接因子,如海拔,坡向,經、緯度等就是間接因子,他們對生物的作用不亞於直接因子。例如四川二郎山的東坡濕潤多雨,分布類型為常綠闊葉林;而西坡空氣幹熱、缺水,隻能分布耐旱的灌草叢,同一山體由於坡向不同,導致植被類型各異。

初步認識植物生長的環境

(一)任務目的

通過在校內實訓基地的走訪,初步認識植物生長的各種環境,對各種設施、植物栽培方式、栽培基質等有一基本了解。

(二)材料用具

校內實訓基地、記錄本、鉛筆。

(三)操作規程

1.結合校內實訓基地的實際情況,講解以下內容:

(1)露地栽培:是指完全在自然氣候條件下的一種栽培方式。

(2)設施栽培:是指在不適宜植物生長發育的寒冷或炎熱季節,利用保溫、防寒或降溫、防雨設施,人為地創造適宜植物生長發育的小氣候環境,不受或少受自然季節的影響而進行生產的一種方式。

用於保護植物栽培的場地或設備通稱保護地設施,常見的有溫室、大棚、陰棚、拱棚、地膜、連棟大棚等。

(3)盆栽植物:廣義講,盆栽植物就是容器中栽培的植物,可以是花盆,木箱,容器袋、紙杯,也可以是其他的容器等;而狹義講,則是指在花盆中生長的植物。

(4)栽培基質:是指代替土壤提供作物機械支持和物質供應的固體介質。

常用的栽培基質:

泥炭:是低溫、濕地的植物遺體經數千年的堆積,在氣溫較低、雨水較少的條件下,植物殘體緩慢分化而成。

蛭石:一種水合鎂鋁矽酸鹽,能提供一定量的鉀,少量的鈣、鎂等營養物質。

珍珠岩:由灰色火山岩經粉碎加熱至1000℃,膨脹形成的一種白色顆粒狀物。

此外,還有河沙、煤餅燃燒後的殘渣、陶粒、水草、木屑等。

2.參觀校內實訓基地,對植物生長的各種環境條件進行記載。

最小因子定律和耐受性定律的關係,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麵理解,首先,最小因子定律隻考慮了因子量的過少,而耐受性定律既考慮了因子量的過少,也考慮了因子量的過多;其次,耐受性定律不僅估計了限製因子量的變化,而且估計了生物本身的耐受性問題。生物耐受性不僅隨種類不同,且在同一種內,耐受性也因年齡、季節、棲息地的不同而有差異;同時,耐受性定律允許生態因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如因子補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