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節(1 / 3)

國的希特勒強烈要求日本大本營從遠東地區向蘇聯發起軍事進攻,但是日本還在猶豫,日本的戰略目標不是蘇聯,而是在東南亞。日本不會進攻蘇聯可能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他們與德國有過商量,德國負責占領歐洲,意大利負責占領非洲,日本負責占領亞洲,目的達到後,共同占領美洲,他們三家瓜分全世界,所以日本人不願意幫助德國打蘇聯,這樣會消耗自己國力不利於將來占領東南亞;第二個原因日本曾經與蘇聯打過兩仗,結果被打得相當慘,尤其是諾門漢戰役,關東軍出動了三個主力師,攻打蘇蒙邊界的蘇聯守軍,蘇聯以傷亡了八千人的代價,全殲了關東軍兩萬多日軍官兵,三個師的師長被奉命刨腹自殺,僥幸逃回來了兩千士兵,可是這些士兵都被化學武器所傷。關東軍使用了化學彈,可是他們忘了自己所處的位置,從東南方向向西北炮擊的化學彈,遇上了西北風給刮回來了,把自己的士兵給傷了。日本軍部沒有想到蘇聯蘊藏著極其隱蔽的強大的進攻力量,所以說,諾門漢事件把日本大本營嚇破了膽,他們認為打誰也不能打蘇聯。這是我對日本所了解的基本判斷。在中國的戰場上,日本的陸軍主力被死死的困住了,兵源很快就會枯竭,戰略物資匱乏,除了在東北有號稱百萬的關東軍以外,實際上才七十萬,困在中國大陸的日軍一百三十萬左右,日本開始了第二次征兵。日本要想達到占領東南亞的戰爭目的,必須使用日本海軍力量。從盧溝橋戰役以後,日本陸軍出盡了風頭,使日本海軍非常惱火,他們主張攻打東南亞,占領通往中東的石油通道,通過戰爭獲取東南亞的石油、橡膠、礦產等戰略物資,來支撐後續的戰爭。”

羅正林聽了很疑惑,他問本川:

“日本軍部有那麼大的實力占領東南亞嗎?你要知道,攻打東南亞會侵犯到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荷蘭的殖民利益,這不是向美國挑戰嗎?”

本川說:

“所以說日本有點自不量力!他們把世界最強大的國家排了位置,德國第一,日本第二,蘇聯第三,美國第四,意大利第五,英國第六,中國排在了一百二十多位。日本海軍也給世界的海軍力量排了隊,日本第一,德國第二,意大利第三,美國第四,蘇聯第五,英國第六,中國沒有海軍就沒有排。隻要想占領東南亞,就必須打敗美國。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一直保持中立,他們向交戰雙方賣軍火,發了戰爭財,所以這次大戰他們仍然保持中立,還在做上次那樣的軍火買賣。他們根本就不想介入戰爭,美國現在的軍隊才26萬人,日本國家的軍隊現在已經超過了六百萬,所以日本大本營以為輕而易舉的拿下東南亞。一旦美國阻攔,他們以六百萬來對付美國的26萬,估計美國會打不過日本的。這就是日本有可能在遠東按兵不動,不會從蘇聯背後進攻的原因。”

羅正林又問本川:

“那日本為什麼不趁德國攻打蘇聯的機會進攻東南亞呢?你能估計出日本攻打東南亞的時間嗎?”本川笑著說:

“我成了預言家了,我可沒有那麼高的水平,發動戰爭的也不是我,我怎麼能夠知道哪天戰爭打起呢?我隻是判斷而已。如果德軍攻打蘇聯順利,日本必然要發動針對美國的戰爭;這就取決於德國在歐洲戰場和攻打蘇聯的進度如何了。我估計,德國半年內有可能占領蘇聯一半的領土,蘇聯因為沒有做戰爭準備,所以一開始蘇聯會失去半壁江山的,和中國戰場形勢差不多。德國戰場的順利會極大的刺激日本國內的海軍將領,那有可能在今年的冬季日美戰爭就會爆發。還有什麼要問的嗎?記者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