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節(2 / 2)

羅正林問本川:“現在有沒有可能華北日軍全部調到太平洋戰場上去?”

本川說:“你問的問題相當有深度,岡村寧次的新戰略正是這個主意,他打算把華北和北平的八個師團和十個混成旅調到太平洋戰場或者是調到中國南方去,他想打通浙贛線,支援東南亞戰場。”

羅正林說:“如果岡村寧次把華北的主要兵力調到南方去,那就增加了南方戰場國軍和新四軍的巨大壓力,一旦這個計劃實現,日本會順利南下,打通浙贛線,那麼中國的半壁江山就成了日本堅持太平洋戰場的真正的戰略後方基地。”

本川說:“華北地區有十萬八路軍,絕對抵抗不了日軍南下的,他們可以坐飛機去,坐軍艦去。應該想辦法托住岡村寧次,不讓他調兵南下。現在日軍正在全國占領區和東北加快了飛機和軍艦的建造速度,在華北準備修建豐台、順義和良鄉三個巨大的飛機場,有可能就是這個戰略目的的一部份。”

羅正林對本川說:“我有一個設想,能不能發動一場由暴風隊發起的攻擊日軍飛機場的戰役,然後在日軍八個師團的周圍製造一些佯攻性質的破壞活動,以此牽製岡村寧次調兵南下的戰略?”

本川說:“光暴風隊出擊不足以讓岡村寧次停止調兵南下,我認為應該適當的殲滅日軍一定的兵力,讓順義和延慶昌平的八路軍向北平攻擊前進,讓周文龍的八路軍向大興和豐台佯攻,把岡村寧次的幾個混成旅牢牢的牽製在北平,不讓他們隨意的南下。暴風隊的實力和兵力已經具備殲敵一個團的水平,隻要計劃得當,布置周密,把日軍的一個混成旅打散還是有可能的。不要四麵出擊,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首先把戰役Θ

羅正林還在猶豫不決,因為這是一步險棋,以二百人去打三千人,這無異於以卵擊石,就是諸葛亮也不敢冒這個險。現在龔前沒在西山營地,他正在組織偵察隊到豐台、順義和良鄉三個地方偵察日軍建造飛機場。李林還在北平市委組織的城市管理訓練班學習,其他人也都在忙於各自的工作,有的人也不懂軍事。要不要向上麵彙報?如果要彙報,那上級不同意怎麼辦?這不白忙活了嗎?可是這麼大的事情哪能不向上反映呢?要不要先斬後奏?先幹起來再說?這個一貫獨斷專行的羅正林考慮的正是這個向上請示的問題,因而下不了決心。

本川見羅正林緊鎖眉頭就知道他不是因為不敢幹,而是考慮向上請示得不到同意怎麼辦,必須拿出這次行動的具體方案,說服上級才行。本川說:“咱們兩個人先演習一下怎麼樣?按照對方的實際兵力和地形,火力配備等研究暴風隊從那個地方切入?”

羅正林佩服本川的判斷力,知道別人心裏在想什麼,能夠把話說得恰到好處。

羅正林輕鬆的鬆了一口氣,對本川說:“把你這個日本鬼子拉過來是我的造化,你太聰明了。你知道我擔心的是什麼,我就是有兩個擔心,一個是暴風隊二百人能把仗打到什麼程度;一個是上級不批準怎麼辦。你說咱們兩個人先演習一下,這正合我意。”

本川說:“駐守在通州的第一混成旅是華北日軍實力最差的一個旅團,主要是這個旅團遭受八路軍屢次的打擊,,尤其是張鳳軍的部隊實力太強,第一混成旅根本不是八路軍的對手。現在他們龜縮在運河兩岸以張家灣為主要核心據點,構築了大量的據點和碉堡,,主要軍隊的營房都建築在據點的周圍。假如我們不去攻打據點,專門去打他們的營房,據點裏的軍隊不敢出據點,這就造成互相不支援的效果。如果我們專打據點,那營房裏的軍隊肯定會機動的去支援據點。我們如果使用猛烈的火力封鎖據點的火力,剩下的專打營房,那還是能取得全殲營房裏的敵人的勝利的。即使不能全殲,也會殺敵過半。這就要求暴風隊做到速戰速決,不要打成消耗戰。”

羅正林最後說:“再讓暴風隊做到偵察細致,計劃周密,盡量不與敵人糾纏,猛打猛衝,把他們打懵後,趁亂隨衝隨殺,讓敵人不知道有多少兵力攻打他們,最後用火焰噴射器燒掉他們的營房。”

“就這麼定了,咱們分頭準備,三天後再研究具體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