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節(2 / 3)

“司令官閣下,我非常敬佩您的處事原則,您的奉勸我也接受。咱們都是日本人,我有幾句知心話想跟您說一下。眼下的戰爭您比我清楚,失敗已成定局,您不會否認的。日本的將來是什麼樣,誰也無法預測,你和我誰先上斷頭台,隻有天知道。在即將麵臨失敗之前,我衷心的奉勸您幾句,國家的失敗關係到個人的進退,亡國滅種的危險已經來臨,您和我都是戰敗的一方,都會受到嚴厲的懲罰和製裁。生與死都掌握在戰勝者的一方,是生是死將取決於今後的態度。如果司令官閣下今後力保華北的軍事力量格局不變,不打破均衡狀態,您能完全的保全皇軍官兵的生命,您就是有功之人,多少生命都會因您的穩重而獲新生。戰爭又不是您一手挑起的,您隻是盡了一名日本軍人的本分而已,您又是一位將軍,千軍萬馬的最高指揮者,但充其量您就是個幹將,罪責不在您,在製造戰爭者。我衷心地希望您能夠審時度勢,能做到按兵不動,靜觀戰爭結局。希望您在戰後榮歸故裏,而不是裹屍而還。我無所謂,我早已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死在哪裏都是死,燒時又不感覺到疼痛。司令官閣下,外麵的戰事已經結束,警察署安全無恙,衛生局正在打掃戰場,戰敗者都是東北人,可能是大本營派來的特工隊,已經被全殲。不過,警察署傷亡慘重。好了,司令官閣下,沒有時間了,今天就談到這裏吧,我放下電話了。”

本川放下電話,心中泛起一陣涼意,一種莫名其妙的淒慘感湧上心頭。戰爭毀了自己的夢想和前程,戰爭把自己推到了自己國家的對立麵,一名大日本帝國的高級幹部還可以說是一名高級特務,竟然跑到了國家敵人的陣營反對自己的國家,從血統和民族利益上講,這是不是屬於賣國賊的性質?後來他又一想,這場戰爭是一場兩個不同民族之間和兩個不同國家之間的生死決戰,事實上自己的國家已經成為了戰敗的一方,自己站到了勝利者的一方,正義戰勝了非正義,自己成了正義者的一方,自己的國家成為了令全世界詛咒和討伐的萬惡的侵略者,在一定程度上講,自己是勝利者,不應該對自己國家的失敗感到可憐和同情。可憐的日本人呀!你們將要為這場罪惡的戰爭付出慘重的代價!

羅正林從地下室走出來,觀看剛才的一場血戰遺跡,一百多人死在了警察署大樓的前麵,那真是血流成河,死屍成堆。這些來自東北的和日本本土的特務們千裏迢迢的來到北平,卻把生命交給了天皇,一個個年輕的生命就此完結。人是那麼的脆弱無助,那麼的不堪一擊,那麼的淒慘悲涼。死了的人是那麼可憐,然而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死在異國他鄉,有什麼可憐的?這就是侵略者的下場!

羅正林想到了在這次戰鬥中英勇犧牲和負傷的戰士們,他們為了中國人民的尊嚴,保衛自己的江山付出了生命和鮮血,他們才是可歌可泣的中華兒女,是中華民族的中流砥柱,是流芳百世的千古英雄。在中日戰爭這麼大的動亂年代裏,為了自己的家園和祖國不可侵犯,多少人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的不計生死的與凶殘的敵人展開誓死的拚殺,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呀!羅正林心情激動,熱血沸騰。什麼是革命?什麼是戰爭?什麼是和平?隻有經曆過戰爭的考驗才能真正理解這些詞彙的偉大意義。

羅正林立刻就想起了趙鳳琴,她帶領幾個人不計生死的把三百多日本特工困在了旅館裏,自己受了傷,可是我竟把她忘了。這怎麼行?她傷在哪裏了?重不重?羅正林打聽到趙鳳琴和另一個女隊員在西四福音醫院裏,他決定單身去看望傷員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