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24小時的不間斷的轟炸,每天投放1500萬噸炸彈轟炸日本本土和東北重工業區以及所有軍事設施。現在歐洲戰場上英美盟軍正在向德國占領的法國、比利時、荷蘭挺進;蘇聯紅軍解放了東歐所有的國家,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阿爾巴吉亞、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家已經脫離了德國的統治;南斯拉夫聯盟在鐵托的率領下宣布獨立。現在,美國、英國、法國抵抗組織的軍隊和蘇聯從四麵向德國挺進。
正在中國人民過傳統節日春節的時候,蘇聯、美國和英國三個國家的首腦斯大林、羅斯福和丘吉爾在蘇聯的克裏米亞半島的雅爾塔正在舉行會議。這個會議商討的主要問題是如何迅速解決德國的問題、如何解決波蘭的問題,為了徹底的消滅法西斯主義,商量建立聯合國的問題。
這個會議結束,剛好是中國的春節期間,即公元1945年的2月11日。
本川很快的就知道了這個《雅爾塔協定》,他監聽了日本軍部特務機關與大本營的電報往來,其中他監聽到了這個主宰日本命運的判決書。日方在三國簽署《雅爾塔協定》之前,主張與中國和美國單獨媾和,請蘇聯作中間調解。當他們聽說蘇聯參加了這個會議,並提出了三個月後對日本發動戰爭的主張後,勃然大怒,他們拒絕接受《雅爾塔協定》。那麼這個協定是什麼呢?本川花了整整的三天破譯完成。
這個著名的《雅爾塔協定》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速度,加快了法西斯主義在世界的覆滅,加快了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徹底勝利。但是這是一個世界級的絕對秘密,多少年來人們隻知道有個雅爾塔會議,但是裏麵的詳細內容是絕對的保密的,多半個世紀已經過去了,人們除了軍事專家們對這個協定比較了解外,絕大多數人們不知其準確內容和她的重大曆史意義,幾十年來世界的冷戰都來源於這個有爭議的協定,世界的經濟和政治的格局也都來源於這個協定。今天利用這個機會,把這個困擾了多半個世紀的令人稱讚和詛咒的《雅爾塔協定》向讀者交代一下。
1945年的2月4日至11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丘吉爾協同他們的外交部長和參謀長來到了蘇聯的克裏米亞島南岸的療養勝地雅爾塔,與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斯大林舉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最重要的三巨頭會議。第一次會議有中國最高領袖蔣介石參加,簽署了著名的《德黑蘭宣言》。雅爾塔會議是國際關係史上著名的雅爾塔會議,也稱克裏米亞會議。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進入戰爭後期,也就是接近尾聲。蘇聯軍隊將東線戰場挺進到尼斯河至奧德河一線,距德國的柏林隻有60公裏,英美聯軍在西線戰場也推進到了萊茵河西岸,距柏林還有480公裏,德國法西斯敗局已定。在遠東和太平洋戰區,日本法西斯軍隊尚在頑強抵抗。雅爾塔會議的召開就是為了協調盟軍關係,商量如何最後打敗德國和日本,研討戰爭的計劃和研究如何處置戰敗的德國和日本,安排歐洲的安全和戰後和平等重大事宜。由於蘇聯在軍事上的巨大勝利,斯大林在三巨頭會談中占有一定的優勢。羅斯福由於身體健康狀況不佳,但是他仍然不顧長時間的長途跋涉,在顛簸中坐飛機趕到雅爾塔。
在雅爾塔會議上,三巨頭都是帶著各自不同的政治體製、經濟利益和價值觀念以及戰略思想,因此上必然各抒己見產生激烈的爭論。羅斯福的設想藍圖是通過大國合作,建立聯合國,建立國際性的貨幣基金組織,維護世界的經濟和政治安全與穩定,來確保美國在世界上的霸權霸主地位。斯大林主要考慮的是在歐洲和遠東建立自己的安全利益範疇,以歐洲為基礎在世界上謀求蘇聯勢力的全麵發展。丘吉爾的戰略思維是盡一切力量保住英國的利益,通過與美國的合作,使在戰爭中元氣大傷的大英帝國仍然是影響世界的大國。從每個人的個人經曆、脾氣秉性、人生價值和道德觀念來說,三巨頭存在很大的差異,但是為了打敗世界法西斯的共同利益使他們站在了同一個戰壕裏。在會議桌上,三巨頭三個調,聽起來都是世界的救世主,個個都冠冕堂皇。羅斯福強調“受全世界人民所歡迎的和平”;丘吉爾說“最好不要造成一個印象,似乎三個大國企圖主宰整個世界”;斯大林則重複“我們的目標是要保障今後至少50年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