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兩個小孩子上山砍柴不方便,還是省著點用柴火,知道不?”李老太叮囑道。
楊思媛忙點了點頭,同時不禁心中發起愁了,被李老太這麼一提醒,家裏貌似柴禾不多了,她的確該去砍些柴回家放著,否則過些時候就沒有柴禾了。
“外婆,順便再讓栓子借下割柴的鐮刀,乘著天好,我割點青柴曬著,免得柴燒完了再去割就晚了。”楊思媛開口道。
“嗯,你的想法是對的,讓栓子來拿吧,你們也是不會當家,家裏的農具都讓栓子拿去換糖吃了,現在要用了卻沒了,要添置這些東西可是要花大價錢的。”李老太忍不住嘮叨了起來,對於倆外孫之前的作為,打心底裏覺得敗家。
“外婆說的是啊,隻是那時候我也是渾渾噩噩,要是現在栓子這麼做,我必定好好管教於他。”楊思媛讚同道,其實她也挺窩火的,家裏除了沒人要的,幾乎什麼都沒有了,全讓倆敗家玩意拿去換吃的了。
“是要管教,小孩子家家的淨想著嘴饞,是要打的。”李老太讚同道,“好了,我也該回去了,你要是缺什麼就讓栓子過來拿,別跟外婆客氣。”
李老太見坐了一會兒,就要起身回去,楊思媛忙挽留道:“外婆,還是吃了飯再回去吧。”
“不了,外婆吃過了,你跟栓子吃吧。”李老太拒絕道,並且起身朝外麵走去。
楊思媛自然將人送到門口,並且再次千恩萬謝地感謝了李老太,然後才目送著李老太離去。
正文 第十九章 封口
回到屋裏,楊思媛並沒有看到栓子的身影,情不自禁地嘀咕著,這孩子又跑什麼地方去,昨天明明已經表示要改了,今天又跑得不見身影,哎,真是不知道說他什麼比較好。
將李老太帶來的糧食口袋打開,發現裏麵裝了兩隻袋子,一隻裏麵是黃橙橙的小米,一隻是磨好的褐色粉末,小米應該就是黍,而褐色的高粱粉則是蜀黍吧,高粱粉倒是可以參了野菜做成團子蒸來吃,小米可以用來煮粥,當然也能蒸米飯,不過那樣太奢侈了,這些食物可都是要節省著吃,隻怕到時候還是野菜多,糧食少參雜著吃。
這麼考慮著,楊思媛就將裝糧食的布口袋提到通房裏,那裏有隻空米缸,這會兒倒是能將這些米放進去,將裝著小米的布袋口對著米缸,把米倒了進去,而裝了高粱粉的袋子,楊思媛則直接放進缸裏。
剛蓋好米缸,就聽到門外有喊聲傳來,楊思媛忙蓋好米缸,就迎了出去。
“思媛啊,你在家啊。”剛出廚房門,就見已經走進堂屋的臘蓉嬸,隻見她一臉笑容,一隻手上也拿了個簸箕,簸箕裏裝了大約兩升左右的高粱粒,另外一隻手握著腰間的圍裙,裏麵兜什麼東西。
楊思媛心中不解,怎麼一個兩個都來給她送東西?外婆李老太倒是能說過去,畢竟是自己的親外婆,可是這個臘蓉嬸怎麼也送了高粱米過來。
“嬸子,你這是?”楊思媛一臉不解地開口。
臘蓉嬸立刻露出一臉燦爛的笑容,忙將手的簸箕推到楊思媛麵前,笑眯眯地開口:“知道你們姐弟兩個過日子艱難,我和你叔商量著給你們送些吃的,雖說東西不多,總歸是個心意,你可不要嫌棄哦。”
楊思媛忙客氣地推脫道:“這怎麼行,您和我叔也是地裏刨食的,我和栓子怎麼能白拿你們的東西,要不這樣,這些都算我們借的,等我和栓子找到賺錢的法子,到時候一定還你們。”
要楊思媛拒絕這些糧食,那肯定是不現實的,雖然還是不太清楚為什麼臘蓉嬸給自己送糧食,但是人家既然那麼遠送過來,再讓人家拿回去,也不太近人情,所以收是一定要收下的,隻是客套話也要說一說。
“跟嬸還客氣什麼,讓你拿著就拿著,你爹娘在世的時候,也沒少幫嬸子,前段時間忙,也沒顧上你和栓子,以後有什麼事兒,就跟嬸打個招呼,嬸一定讓你叔和你鎖子哥過來幫著點。”臘蓉嬸將簸箕往楊思媛懷裏一推,一臉的不容拒絕,至於楊思媛話裏說當借,完全沒當一回事,畢竟這個家窮得叮當響,拿什麼還?還找法子賺錢,錢要是那麼好賺,村裏的人也不會都窮得叮當響了,大家都好去賺錢了。
楊思媛一臉感激地接下簸箕,心裏還是有些感謝臘蓉嬸,至於之前的事情,她還沒有附身過來,臘蓉嬸跟原主的恩怨與她完全無關,但是這個時候給她送糧食,還是讓她心存感激。
“那行,嬸子進屋裏坐坐,你看我忙得連早飯都沒燒,要不嬸子就留下來一起吃個早飯。”楊思媛引著臘蓉嬸進了後麵的廚房,然後去通房找了個簸箕將臘蓉嬸帶來的簸箕替換出來。
臘蓉嬸自然拒絕道:“不用費心了,我在家裏吃過了,對了,最近我家那幾隻隻老母雞下蛋還算勤快,這不我給你送了幾個來,你跟栓子吃了也好補補身子。”
進了屋,臘蓉嬸又從兜著的圍裙裏拿出七個雞蛋來,鄉下人沒有什麼經濟來源,通常養幾隻老母雞下蛋,這些蛋就是用來換些油鹽醬醋或者是針線這類的東西,怎麼說這些蛋都是貴重對象,所以通常誰家母雞在外麵下了蛋,然後又讓野小子撿了去,主人家會站在門口罵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