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食:

定時定量的飲食可以保持人的身體健康,同樣的道理在愛犬身上一樣適用。

大部分主人都會在固定的時間喂狗吃飯。而且通常都安排在主人家人用餐前。一方麵是不忍心愛犬餓肚子,另一方麵,也是為了避免吃飯時,有它在一旁吵鬧,沒法讓家人好好享受一餐美食,但是這也可能是讓狗變得自以為是的一個原因。野生的狼(狗)群都是集體覓食,當捕捉到獵物時,它們都是首領在盡情地享受獵物,而其他的狗隻能在旁乖乖等待,絕對不會發生圍在獵物旁一起哄搶的情況。隻有在獲得首領的允許後,它們才能按照順序進食。這就是狗的獵食方式。因此,你的愛犬也會本能地認為,它可以最先吃飯就代表周圍的人認同它在家庭中的首領的身份。長久下來,它就會變得任性,不聽從主人的話。因此,狗狗首先進食的這一不良習慣必須要糾正。一開始,狗可能會不停地吼叫表示它的不滿,或是緊跟在主人身後,寸步不離。但都必須硬下心來,絕對不能讓步。狗的順應性很強,隻要一星期,它就會知道自己在家中的地位並非如它所想,這樣愛犬也就能變得順從和乖巧了。

有句話叫做“狼吞虎咽”,主人一定都發現了,大部分的狗在吃飯時,一定會一口氣把食物一掃而空,幾乎沒有吞咽,就像吸塵器一樣。其實這是狗的飲食天性。

由於生理學的觀念,建議飼主要有定時定量這個觀念。6個月以前的狗建議1天3餐,成犬以後建議每天1餐,而且要定時定量。

排便:

幼犬本性是愛幹淨的,並且希望取悅於它的主人。所以對正常情況下長大的狗狗進行室內排便的訓練並不很困難。幼犬通常在其6~8周齡時,就應該對其進行排泄習慣的訓練,否則,今後在對其進行這方麵的訓練時就會很困難。排便訓練是需要我們有耐心及持之以恒的精神的。

首先要替小狗選定合適排泄的地方,在指定地點(最好是在門附近)鋪上報紙,然後再噴上臭味劑(仿排泄的氣味),以吸引小狗在此處排泄;或者當幼犬需要排泄時,將其放在報紙上,這樣,幼犬就會把排泄與報紙聯係到一起。習慣後,不用再噴臭味劑,小狗亦會在指定地點的報紙上排泄。或在小狗活動範圍內鋪滿報紙,小狗自己選擇喜歡的地方排泄,然後將其他地方報紙移開,待小狗習慣在報紙上排泄後,將報紙漸移到指定的地方。然後逐漸減少所鋪的報紙直至幼犬已無需再鋪報紙。

小狗在排泄後,應立即清理。小狗可能會在指定點以外排泄,如果它被當場抓住了,應以輕打來處罰,切勿重打。當小狗在指定的地方排泄時,則應給予稱讚。慢慢地,小狗就能記住便盆的位置,2個星期以後,小狗就能自己到指定的地方排便了。

若環境許可,可以在小狗出現便意時,即引領往室外或指定地點排泄。嚐試帶小狗到戶外排泄,並準備食物獎勵它。有些狗養成了在室內上廁所的習慣後,就會拒絕在室外排泄。所以在帶它外出散步時,應盡量訓練它習慣在草坪上或混凝土地麵上排泄。因為,狗會認為一般有尿味的地方便是廁所,所以你可以帶一塊沾有尿液的尿布來訓練它在戶外的排泄。小狗要到5~6個月大後,肌肉才能像成年狗那樣能控製排泄。

對狗狗在室外排泄的訓練成熟以後,還有一點是需要注意的。作為一個有道德觀念的狗主人,在帶狗外出排便時應該帶上小鏟子、小簸箕或者塑料袋,當狗狗排泄完後,應該把糞便鏟進袋中,扔到垃圾箱內,以維護良好的環境衛生。

睡覺:

狗是窩居動物,習慣在它的窩中休息,而且它對窩的要求也很高哦,這個窩還必須是幹淨又舒適的!如果狗狗不在自己的窩裏睡覺,而是到處去睡的話,那可能就是你布置的床不夠舒服,不盡如它意了,你不妨多留意,隨時給它調整一下。千萬不要讓它上你的床睡覺,因為一旦讓它上了床,床上留下了它的氣味,再想請它下來可就很難了。狗狗是隻睡它自己的窩的,也就是說有它自己的味道的床,它才承認。所以記得每次幫它換床單時,要先鋪上一塊原先墊過的幹墊布,再在上麵加新的墊布,這樣一來,它仍然能從上麵找到屬於自己的味道,它就會很依賴這張床了。

讓狗更聽話,狗狗會認為你是它的主人和王者:

狗狗在一開始會很自然地產生追隨你的願望。這種願望的一大麻煩就是,在你把狗訓練得更加聽話之前,你的狗總是無時無刻不跟在你的身邊。

不要表現出不耐煩,那樣會讓聰明的狗傷心。狗並沒有錯,它隻是想和你呆在一起,你應當用更有風度的方式告訴它,一隻好狗應當如何表現。

你要訓練狗學會等待,這在許多時候都用得上。

首先讓你的狗按你的指令坐在地上,這樣的姿勢有利於讓狗集中注意力,然後你用手勢和語言同時告訴它:“在這裏別動。”這時你離開你的狗,不用多遠,你隻是為了看一看狗能否在你離開時保持不動。如果狗確實沒有離開它原來的位置,你就走回去鼓勵它一下,給它一點吃的,摸摸它的脖子和肩膀,還要讓狗看到你讚賞的表情。

要知道,狗狗是根本聽不懂你說話的,再聰明的狗也不行。如果有時候你覺得狗很“善解人意”,那隻是因為它記住了你讚許它的方式。相反,如果你發現自己離開之後狗跟著動了,你就要立刻回去重複剛才的訓練,並且要用你的表情和肢體語言告訴狗,你對於它剛才的表現很不滿意。

這樣反複進行下去,狗才能夠明白你要它“在這裏別動”的真正含義。以後你可以將離開的時間和距離逐漸延長,狗會漸漸習慣等待你做完事情回來。

實踐訓練:

1.【接觸環境訓練】

自然界中,適者生存。家養的幼犬在麵對家裏和外界的各種環境時,都會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而這裏要強調的是,狗狗在不同的生理階段,適應與接受的能力都存在著差異。

1~3個月齡的幼犬正處於最佳的學習階段,可塑性極強。如果3個月齡之前,幼犬沒有接觸過的事物,它長大之後再去接觸該事物就會對它有陌生感和恐懼感。因此,在這段時間內,多讓幼犬接觸周圍不同的人和事物,會對培養它的適應能力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滿月之後的幼犬,便對陌生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它們樂於接受新事物,看上去對什麼都不在乎,對什麼也都不害怕,正所謂“出生牛犢不怕虎”。2個月齡時,幼犬會出現回避陌生事物的現象,不用擔心,這是自然進化過程中的自我保護現象,是正常現象。接觸環境是極好的鍛煉方法之一,這對今後生活極為重要。凡事都不要急於求成,尤其是要讓幼犬盡量避免接觸犬病,不去病犬常去的地方,因為,2~3個月齡左右的幼犬未完成疫苗接種程序,所以它對傳染病的抵抗力還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