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曼也不例外。麵包和愛情,兩全齊美,多好?
所以,陸小曼穩坐中閨,俊男賢郎如過眼千帆,她與家人逐一篩選,鄭重其事如兵臨城下……眼下能做主選擇,一定要睜大了眼睛,方方麵麵考慮周全,才能防患於未然。
可惜,婚姻有時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魔障,任誰都揣測不透,篩選時再用心良苦,也保不定日後就能稱心如意——眼前幸福不能保證日後美滿,眼前花好月圓不能保證來日兩情相悅。
婚姻似乎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原本情深意濃的兩個人常會變得水火不容,原本針鋒相對的兩個人又常會如膠似漆。
但,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幾乎所有人都從這樣的出發點去構思婚姻。
留洋八年,既有文學修養又有西點軍校背景的王賡在眾多候選人當中占盡優勢。他畢業於清華,後赴美留學,獲普林斯頓大學文學學士學位,可謂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陸小曼的父母以前瞻的目光認定,王賡前途不可限量,能帶給女兒幸福,能讓陸家光宗耀祖。
慧眼識英雄,事實不斷驗證著陸家父母的精準判斷。1918年秋,王賡任航空局委員;1921年為陸軍上校;1923年任交通部護路軍副司令,同年晉升陸軍少將;1924年底又任哈爾濱警察廳廳長。短短六年時間,王賡由一般青年,步步高升,當真是前程似錦。
於是,陸家便有些迫不及待地答應了王賡的求婚,從訂婚到結婚不到一個月,陸小曼與王賡閃電結婚。
一個月,即使是一見鍾情,這樣了結終身大事,也過於草率。何況,陸小曼對王賡,並沒有一見鍾情的心動。
陸家父母和現在的很多父母一樣,一廂情願地為女兒規劃美好的未來,把女兒的幸福度與男方的權勢搭成正比,這並沒錯,問題是他們不了解他們的女兒。
從來沒有忍受過窘迫生活的女人,對優越的生活並沒有殷切的期望,長久的養尊處優養就了陸小曼心高氣傲的品性,她更看重於精神上的滿足。可惜,這“不務實際”的想法在父母那裏行不通,他們隻相信夫榮妻貴。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陸小曼如一個被擺布的木偶,和與她性格迥異的王賡結婚了。
表麵上紳士與淑女的良配,實際上,隻是一場交易。
極富自信和野心的王賡需要一位娘家財力雄厚、社交網路廣博的太太來幫助開拓事業,而陸家需要一位將來能給女兒帶來榮華富貴生活、為陸家錦上添花的女婿,大家利益均等,一拍即合。
建立在愛情上的婚姻尚且難以美滿,何況是建立在利益上的?
沒有人去理會這些,或者,知道理會也於事無補,所以,大家都難得糊塗地過日子——婚姻本身就是一筆糊塗賬。
陸小曼也不例外。麵包和愛情,兩全齊美,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