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想再立,但太子這個位置早晚還是有人要坐。既然皇帝不願意費心,便可由大臣來保舉。他說道“皇上治事精明,斷無錯誤。此事於聖躬關係甚大,請度日後若易於措置,祈速賜睿斷;若難於措置,亦祈速賜睿斷。總之,將原定意指熟慮施行為是。”
“皇上不妨朝會群臣,由臣等推薦保舉。一來可令聖上安心,二來得民心者必定助吾皇得天下。“
康熙不禁點了點頭。群臣保舉,這個他不是沒有考慮過。他嘴上說著不立太子,實則擔心兒子們為了太子之位結黨營私。況且他深知,若要選擇保舉之法,胤礽的擁護者必定少之又少,想讓他再登太子之位恐怕難上加難。
這時,另外一個奇怪的念頭閃現在康熙的腦子裏,他想了想,說道“就依你之見,群臣推薦未嚐不可,朕恰好看看民意所指。”
“臣等叩謝聖恩!”
佟國維滿意地離去。康熙不禁暗忖道,他自卸任後對朝事不聞不問,難道此行是要下賭注保誰為太子?早就聽聞他與胤禩私下交好……想到這裏,康熙不禁打了一個冷戰,胤禩!
康熙擔憂果然不假,當天下午,有大學士馬齊求見。剛落腳,便道出來意,乃保舉胤禩為太子。“太子再立與否朕心中有數,馬學士不必再提!”
說到這裏的康熙,已經有了發怒的跡象。他眉頭深鎖,神情甚為不悅。再加上語氣不善,令在場眾人不由得都打了一個寒噤。馬齊揣測著聖意不敢再言語,速速退下便派了親信往胤禩處秘密送信,叫胤禩造作打算。
胤禩在胤礽被廢的時候,被康熙指令接任內務府總管。前任內務府總管淩普是胤礽奶娘的丈夫,康熙之所以任他為總管,是因為他與胤礽親近,二人時常聯絡,可方便胤礽進入內務府拿取財物。
胤礽出事之後,淩普便被康熙下獄,準備以“結黨營私,貪贓枉法”的罪行淩遲處死。胤禩的任務除了管理內務府事務之外,就是查明淩普昔日貪贓的數量,以及胤礽盜用的國銀。
以胤禩的處事方法,雖不及胤褆當斷則斷,但也是幹淨利落之人。平日在朝中以“賢”著稱的他不禁暗自思忖:聽馬齊之言,皇阿瑪似乎有意複立廢太子。再者說我與廢太子兄弟一場,不如以此賣他一個人情。
118、八貝勒包庇罪臣,三阿哥揭發魘勝
想到這裏,胤禩馬上清查手中賬冊的具體數目,將一部分不易查明之賬令人在火中秘密化去。
但是胤禩畢竟是康熙的兒子,雖然心思婉轉卻遠遠不及康熙細膩。康熙見胤褆、佟國維與馬齊均舉薦胤禩,不禁對胤禩多加留意,包括他平日言行神態,均令人記錄下來呈閱,私下予以分析。
胤禩整理了手中的賬冊,凡事關於淩普的細節,均做了大部分的修改與整理,準備草結了案。胤禟見胤禩如此包庇廢太子的人,心知他是想要賣給太子一個人情,借機拉攏朝中群臣,以配得上“賢王”的稱號。
康熙遠比胤禩聰明,也比胤禩細心。胤禩最後交到康熙手中的,隻剩下薄薄一本賬冊。康熙審閱完畢後問道“就這些了嗎?”
“回皇阿瑪,能查明的就這些。兒臣已經將內務府賬目重新做了分類,這就要呈給皇阿瑪禦批。”胤禩將手中另外一冊交給李德全,李德全呈至康熙麵前,康熙草草翻閱,道“老八避重就輕的本事倒是長了不少。”
胤禩大驚失色,馬上跪地說道“皇阿瑪,兒臣不勝惶恐,還請皇父明示?”
康熙將之前呈閱的賬目摔在地上,道“朕讓你執掌內務府,徹查淩普一案,你就給朕這麼個結果?!”
見皇帝發威,周圍的奴才爺都哆哆嗦嗦跪在地上,胤禩腦門沁出密密的冷汗,道“皇阿瑪,兒臣…”
“你別想告訴朕,這些都是有憑有據能查出來的,沒寫在賬目裏的都是沒證據的!”康熙早就猜到了胤禩的心思,此刻一語道破,讓胤禩更是驚上加驚。“皇阿瑪,兒臣知罪。”
康熙走下龍案,踱步到胤禩麵前,卻沒有讓他起身的意思,說道“你知道你這是什麼罪嗎?”
不等胤禩回答,隻聽康熙說道“如果朕沒猜錯的話,你是想借此機會賣給廢太子一個人情,借機拉攏遣人總管淩普,準備草結了案,對不對?”康熙站在跪著的胤禩麵前,眼睛瞪著龍椅上的牌匾,說道“朕從來沒想到,你居然還有這樣的心思,真是枉費了朕對你的器重!”
康熙一甩龍袍,轉身走上龍案,坐在龍椅上說道“八阿哥到處妄博虛名,凡朕所有寬宥及所施恩澤處,俱歸功於己,實乃狼子野心,為朕所不齒!”
“皇阿瑪…”胤禩跪在地上低頭叫了一句,康熙卻冷冷說道“朕昔日看重你為人頗有識量,深得朕賞識,念爾初犯,朕不加責罰,令你回貝勒府即刻麵壁思過,不得有誤!”
“謝皇阿瑪恩典。”胤禩重重磕了一個頭,拿起地上被康熙甩下來的賬冊,隻聽康熙說道“傳朕旨意,眾王子阿哥需謹慎行事,不得在各自家中私會朝臣,朕若發現有結黨營私之心者,絕不姑息!”
一令既下,群臣俯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