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節(1 / 2)

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初,以大學士李光地為正使,刑部尚書張廷樞、都察院左都禦史穆和倫為副使持節,康熙正史昭告天下,胤礽正式被複立為皇太子。同樣,胤禛被冊封為雍親王,胤禟、胤裪、胤禎被封為貝子,胤禩隨之也恢複了貝勒的封號。

這一天的皇宮裏異常熱鬧,似乎改過了過年的氣氛。武心寧之前本是戴罪之身,也因為這場慶典而被胤禛帶入皇宮來給康熙請安。武心寧想起那日被判斬首的時候,康熙說不許再叫他皇阿瑪,於是跪在地上請安時恍惚了一秒,說道“皇上吉祥。”

康熙聽了被這樣的稱呼,有瞬間的愣神,說道“朕已經重新升了你側福晉的位份,以後還是叫朕皇阿瑪吧。”

武心寧心裏本還帶著一股子怨氣,胤禛馬上磕頭道“謝皇阿瑪恩典。”康熙注意到武心寧的異樣,並不理會胤禛,隻定定看著她,這時候胤礽捧著手中茶杯,笑道“皇阿瑪,這禦膳房送來的東西是越來越精巧了,連乘梨湯的茶杯都選了白玉瓷的。”康熙看看武心寧,又看看暗著給她解圍的胤礽,笑道“倒是有心了……白玉雖然淡雅,可是若沒打磨好,不也一樣能劃著手!”

這話無疑就是在說武心寧不懂禮數,和他對著來。可是康熙對武心寧又有愧在先,所以不便明說,隻好借題“發揮”了一下。他含笑看著武心寧,道“起來吧……你也難得進宮一次,都說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更何況還不是朕的女兒,到了老四身邊,都不說主動回來看看朕……”

一席話說得武心寧有些心酸,這段時日來來回回的折騰險些丟了小命。在貝勒府被圈禁的時候聽說康熙到底沒舍得殺自己,而是叫五阿哥胤祺拿著聖旨在法場等著救人。他不過是表麵威嚴一點,平日對自己也沒少包容。想到這裏,武心寧頓時就紅了眼圈,低聲道“謝皇阿瑪。”

“恩。”康熙這才發自內心笑道“今兒是個好日子,熱熱鬧鬧的,都別紅眼圈子,你們該玩玩該鬧鬧,誰也別拘束著……朕好久沒這麼開心了!”

“兒臣遵旨。”兩排宮裝阿哥華麗麗地跪下,應承康熙的聖旨。

武心寧不喜歡皇宮,她更喜歡寧園,喜歡藏福閣。給德妃請安過後,那拉氏見她呆著沒幾句話,便開口放她出去溜溜彎。

初春的皇宮除了琉璃的磚瓦還沒有一絲綠色,氣溫自然還是有些低的。武心寧沒帶蓮兒,自己想到禦花園走走,希望能夠看到一些生動的東西。一陣涼風襲來,她打了一個寒噤。

剛想要找個亭子坐坐,轉角就閃現一個熟悉的身影。

時間靜止了幾秒,武心寧在轉身離開與上前請安中思考數遍,最終硬著頭皮放開腳步,緩緩走過去道“八爺吉祥。”

自從被圈禁,武心寧這幾個月以來還是第一次見到胤禩。對於胤禩的事情她後來也沒少聽說,鎖拿,革爵,圈禁,甚至可能還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打擊。但是麵前這個男子的臉色卻看不到一絲哀傷與沮喪,永遠都是帶著淡淡的笑意,用溫潤如常的嗓音說道“側福晉別來無恙。”

聯係起之前的種種,武心寧不知道說什麼。時間就像停住了一般,讓她感覺到異常尷尬。倒是胤禩先開口,問道“側福晉近日可好?”武心寧見他有了話題,忙不迭點頭道“蒙八爺惦記,奴婢還好……八爺近日可好?”

話一出口,武心寧就想使勁抽自己幾個大嘴巴,明明知道人家被革爵圈禁,剛剛得到自由,還這樣問人家,這不是明擺著嘲笑嗎?!但胤禩仿佛不這樣想,他淡淡問道“側福晉是要在禦花園走走?”

“哦……恩,是的。”

“那……一起?”

武心寧看看胤禩,他的臉上和眼睛裏沒有任何埋怨或者恨意,反倒顯得比任何時候都清澈。這樣的一個眼神,讓武心寧感到無法拒絕。

“那就叨擾八爺了。”武心寧微微俯身頷首,胤禩右手微抬,說道“不妨事。”

過了涼亭的台階,武心寧與胤禩並肩走在一起。兩個人沿著禦花園的荷花湖慢慢走著,此時的湖裏麵已經沒有了實誠的冰塊,都是冰與水半摻雜著的結合體。兩個人都不言不語,像是這冬末初春的季節,寂靜無聲卻又暗藏生機。

“四哥可有難為你?”胤禩終於說出了一句話,武心寧歪頭看看胤禩,後者正在看著幹枯樹枝上顯然空無一物的鳥窩。“四爺待奴婢很好。”

“前幾日不是被關了禁閉?”

消息倒是挺靈通,不過你肯定不知道是為了什麼。“奴婢禮數不周,怠慢了四爺。”

胤禩突然停住腳步,武心寧也趕忙站下,惴惴不安地拽著手裏的帕子,她對胤禩有愧,如果胤禩想要衝自己發一通火的話,那肯定就是現在了。畢竟他落得如此地步,與自己實在是大有關係。

“我有三個問題,你願意回答嗎?”胤禩含笑問道“就當是你給我的補償。”

原來他能夠摸透我的想法!武心寧一驚,又暗自嘲笑自己,你又算得了什麼呢,就你這一瓶不滿半瓶逛的小丫頭,人家還不一眼就看明你的心跡?“八爺請問。”

“你可後悔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