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節(1 / 2)

些年早已經學會察言觀色,而且她已經想明白了,連胤禩她都可以一遍一遍去哄,為什麼就不能好好哄哄胤禛呢?終於,胤禛在武心寧性情突然大變的“轟炸“下,無奈繳械投降。

剛回雍王府的第二天,胤禛就請了太醫為武心寧把脈。武心寧心想我也沒有什麼病,為什麼要這樣大張旗鼓尋大夫過來呢?大夫診斷完畢說出來的話讓她不禁有些臉紅,原來胤禛是想讓太醫看看為什麼這幾年武心寧一直都沒能夠懷上孩子。太醫的意思就是武心寧屬於寒性體質,開幾幅藥吃段時間,然後放鬆精神不要緊張,便有可能懷上子嗣。

自大夫走以後,胤禛便吩咐了下人和廚房按時給武心寧送藥,為了圖個吉利,還把她的“藏福閣”改成了“萬福閣”。看樣子他是想兒子想瘋了,武心寧看著他有些幼稚的舉動,心裏卻感到莫名其妙的溫暖。

胤禛的努力沒喲白費,康熙五十一年四月的一天,終於從萬福閣傳出武心寧有喜的好消息。

對於這個剛剛得到的孩子,武心寧不知道是喜是憂。

喜,是因為不枉胤禛費這許多的心思,她終於懷上了孩子;憂,是很快就要二廢太子了。一廢太子的時候她急切地想要陪在胤礽身旁與他共度難關,而現在,她想得更多的,則是希望能夠平安地生下這個孩子。

恰在這個時候,傳來了許多關於太子的消息。有的人說他喜歡男人,每天晚上叫小太監侍寢;有的人說太子收受賄賂、結黨營私;更有甚者說太子在全國各地搜羅美女,不管人家願不願意都要討來供自己玩樂……消息傳得很邪門,武心寧在王府藏匿頗深都有了耳聞,她傷心之餘就更加惋惜,從前那個謙謙有禮翩翩不凡的太子哪裏去了,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胤礽被複立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吸取被廢的教訓。他認為他是被人陷害的,別人看康熙訓斥他,便對他落井下石,所以才有了廢太子這個事情。再加上他被複立之後頗有些自命不凡,認為這太子之位非自己莫屬,今後不會輕易易主,他認為江山就是自己的了,所以慢慢地連康熙都不放在眼裏。

這一切都讓康熙悔恨,更讓他羞愧。他曾經引以為驕傲的兒子,如今變成了如此模樣,到底是胤礽“變態”了,還是自己給他的壓力太大,讓他無法承受呢?

康熙五十一年九月末,參奏胤礽的奏折一共上了數十道之多,康熙終於無法再忍受關於胤礽的一切,再次宣布廢太子。

“皇阿瑪,這太子之位您說立就立,說廢就廢,兒臣到底做錯什麼了?!”胤礽竟然不知道認錯,還在與康熙頂嘴,康熙氣得直哆嗦,罵道“你暴虐成性無法無天,你看看你現在的樣子,□頹靡,哪裏還有太子的樣子?朕留你這太子何用!”

“皇阿瑪,我是您從小看著長大的,您真的要廢掉我嗎?!”胤礽眯著眼睛,本來是一句請求的話,此刻聽起來卻像是威脅,康熙最不願將政事與親情牽扯到一起,更何況他與胤礽之間冰凍三尺,早非一日之寒。

“拉下去!”康熙一拍龍案,道“皇太子胤礽自複立以來,狂疾未除,大失人心,祖宗弘業斷不可托付此人。今朕禦宣廢黜皇太子,令其禁於鹹安宮,不得參與朝政!”

“皇阿瑪!”胤礽“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康熙再不理會他,狠狠一拂衣袖,道“滾回鹹安宮,朕意已決!”

“皇阿瑪!”胤礽拽著康熙龍袍的下擺,流淚道“皇阿瑪,您廢了兒臣,將來要如何跟皇額娘交代?”

這算是觸到了康熙的軟肋和痛處。一來胤礽是孝誠仁皇後的唯一血脈,康熙廢掉他本來就對赫舍裏氏心存愧疚;二來康熙不願意外人說自己因為一個女人來決定朝政。他甩開胤礽的手,冷笑道“朕若再留你為太子,將來要如何跟列祖列宗交代?!”

胤礽的哭鬧和求饒再也沒能夠打動康熙的心,康熙廢太子的心思堅如磐石,且一廢就不再提起,隻有偶爾從眼角流露出來的悲傷才能夠顯示這位皇帝對於人生的無奈。

有了身孕的武心寧在雍王府受到了最好的保護,胤禛吩咐下人照顧的時候連邊邊角角都不能夠忽略,不斷有人過來亦真亦假地賀喜,希望她平安誕下孩子。肚子漸漸大起來的時候,胤礽被廢的消息傳進了雍王府。

137、圓明園喜添千金,親兄弟橫眉冷對

武心寧躲在萬福閣哭了整整一天,她拿著毛筆在宣紙上麵不斷地畫著一些不規則的圖案,用來緩解自己內心的痛苦。也許胤礽到現在都懷揣幻想,希望康熙能夠像上次一樣,不久後複立他為太子。但武心寧心裏清楚,康熙到死都不會再對胤礽抱有希望,胤礽將他們之間的父子親情揮霍了這麼多年,終究有耗幹的一天。

出於第一次流產的教訓,胤禛得到消息之後,幾乎在廢太子的第二天就下令將武心寧送到暢春園以北的圓明園養胎。他擔心武心寧憂傷過度再掉了孩子,因此下令嚴加看守圓明園,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凡有亂傳消息和擾亂武心寧心神的人,一律重罰。

圓明園在胤禛的高壓看守下果然戒備森嚴,不要說是人和消息,就連一隻蒼蠅也難以飛進去。武心寧呆在與世隔絕的圓明園,每日逼迫自己不去想關於胤礽的事情,好好養胎,希望能給胤禛生下一個健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