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見說起菩薩,卻有三分兒轉意道:“兄弟,既這等說,我且不打你,你卻老實說,不要瞞我。那唐僧在那裏有難,你卻來此哄我?”八戒道:“哥哥,沒甚難處,實是想你。”行者罵道:“這個好打的夯貨!你怎麼還要者囂?我老孫身回水簾洞,心逐取經僧。那師父步步有難,處處該災,你趁早兒告誦我,免打!”八戒聞得此言,叩頭上告道:“哥啊,分明要瞞著你,請你去的,不期你這等樣靈。饒我打,放我起來說罷。”行者道:“也罷,起來說。”眾猴撒開手,那呆子跳得起來,兩邊亂張。行者道:“你張什麼?”八戒道:“看看那條路兒空闊,好跑。”行者道:“你跑到那裏?我就讓你先走三日,老孫自有本事趕轉你來!快早說來,這一惱發我的性子,斷不饒你!”
八戒道:“實不瞞哥哥說,自你回後,我與沙僧保師父前行。隻見一座黑鬆林,師父下馬,教我化齋。我因許遠無一個人家,辛苦了,略在草裏睡睡。不想沙僧別了師父,又來尋我。你曉得師父沒有坐性,他獨步林間玩景,出得林,見一座黃金寶塔放光,他隻當寺院。不期塔下有個妖精,名喚黃袍,被他拿住。後邊我與沙僧回尋,止見白馬行囊,不見師父,隨尋至洞口,與那怪廝殺。師父在洞,幸虧了一個救星,原是寶象國王第三個公主,被那怪攝來者。他修了一封家書,托師父寄去,遂說方便,解放了師父。到了國中,遞了書子,那國王就請師父降妖,取回公主。哥啊,你曉得,那老和尚可會降妖?我二人複去與戰。不知那怪神通廣大,將沙僧又捉了,我敗陣而走,伏在草中。那怪變做個俊俏文人入朝,與國王認親,把師父變作老虎。又虧了白龍馬夜現龍身,去尋師父。師父倒不曾尋見,卻遇著那怪在銀安殿飲酒。他變一宮娥,與他巡酒舞刀,欲乘機而砍,反被他用滿堂紅打傷馬腿。就是他教我來請師兄的,說道:‘師兄是個有仁有義的君子,君子不念舊惡,一定肯來救師父一難。’萬望哥哥念‘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之情,千萬救他一救!”
行者道:“你這個呆子!我臨別之時,曾叮嚀又叮嚀,說道:‘若有妖魔捉住師父,你就說老孫是他大徒弟。’怎麼卻不說我?”八戒又思量道:“請將不如激將,等我激他一激。”道:“哥啊,不說你還好哩。隻為說你,他一發無狀!”行者道:“怎麼說?”八戒道:“我說:‘妖精,你不要無禮,莫害我師父!我還有個大師兄,叫做孫行者。他神通廣大,善能降妖。他來時教你死無葬身之地!’那怪聞言,越加忿怒,罵道:‘是個什麼孫行者,我可怕他?他若來,我剝了他皮,抽了他筋,啃了他骨,吃了他心!饒他猴子瘦,我也把他剁鮓著油烹!’”行者聞言,就氣得抓耳撓腮,暴躁亂跳道:“是那個敢這等罵我!”八戒道:“哥哥息怒,是那黃袍怪這等罵來,我故學與你聽也。”行者道:“賢弟,你起來。不是我去不成,既是妖精敢罵我,我就不能降他?我和你去。老孫五百年前大鬧天宮,普天的神將看見我,一個個控背躬身,口口稱呼大聖。這妖怪無禮,他敢背前麵後罵我!我這去,把他拿住,碎屍萬段,以報罵我之仇!報畢,我即回來。”八戒道:“哥哥,正是!你隻去拿了妖精,報了你仇,那時來與不來,任從尊意。”
那猴才跳下崖,撞入洞裏,脫了妖衣,整一整錦直裰,束一束虎皮裙,執了鐵棒,徑出門來。慌得那群猴攔住道:“大聖爺爺,你往那裏去?帶挈我們耍子幾年也好。”行者道:“小的們,你說那裏話!我保唐僧的這樁事,天上地下,都曉得孫悟空是唐僧的徒弟。他倒不是趕我回來,倒是教我來家看看,送我來家自在耍子。如今隻因這件事,你們卻都要仔細看守家業,依時插柳栽鬆,毋得廢墜,待我還去保唐僧,取經回東土。功成之後,仍回來與你們共樂天真。”眾猴各各領命。
那大聖才和八戒攜手駕雲,離了洞,過了東洋大海,至西岸,住雲光,叫道:“兄弟,你且在此慢行,等我下海去淨淨身子。”八戒道:“忙忙的走路,且淨什麼身子?”行者道:“你那裏知道,我自從回來,這幾日弄得身上有些妖精氣了。師父是個愛幹淨的,恐怕嫌我。”八戒於此始識得行者是片真心,更無他意。
(選自《西遊記》第三十回與第三十一回,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
①夷人:我國古代稱東部各部族之人,後泛指中國境內華夏族之外的各族人或外國人。這裏指外人。
②各樣:別樣、特別、古怪。
③雷堆:這裏指笨重、累贅。
④點紮:按名冊點閱、指派任務。
⑤不濟:沒有用。
⑥孤:辜負。
⑦溜撒:聰明、機靈。
⑧饢(nǎng)糠:(如畜生般)吃糠。
⑨背花:舊時刑杖之稱。
⑩者囂:掩飾;隱瞞。
亂張:亂望。張,張望。
滿堂紅:鐵製朱漆的蠟燭架。
無狀:粗野無禮。
剁鮓(zhǎ):剁碎、醃製。
帶挈(qiè):帶領。挈,率領,提攜。
這則故事寫得跌宕起伏,妙趣橫生。豬八戒為救師傅,不得已去請孫悟空。而悟空當初被逐出師門,又是由於八戒讒言挑唆唐僧所致,因此,見到八戒,悟空難免要拿腔作勢,戲弄、刁難八戒。八戒呢,雖然好生氣惱,可又不敢怒形於色,於是就用暗罵、扯謊、哄騙、奉承、激將等方式來對付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