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流浪篇(1 / 3)

新中國最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在1936年2月寫下了著名的《沁園春·雪》一詞。在詞中,**列舉了中國曆史上最偉大的五位帝王:秦皇嬴政一統六國,首次使用了影響中國兩千多年的皇帝一詞;漢武劉徹反擊匈奴,喊出了“犯我強漢,雖遠必誅”這一激蕩千秋的口號;唐宗李世民更是上馬平天下,下馬治天下的奇才,天可汗成為以後所有以唐人自稱的華人的驕傲記憶;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則是把人類冷兵器時代騎兵戰術發揮到極致的軍事天才。其一手創建的蒙古鐵騎令歐亞顫抖,世界臣服,也許隻有海洋和台風才是它的唯一極限。然而令後人不解的是宋祖趙匡胤憑什麼能在這首詞中五占其一,成為令**也推崇的一代帝王呢?

我想:**在寫這首詞時,或許是想到了1010年前,那位焚香對月許願的老人了吧?真奇怪,那位老人那一年已整整六十歲了。他許了什麼願呢?他不是貂嬋妹妹,自然不會許我們大漢國泰民安,義父王允長命百歲。他也不是李隆基哥哥和楊玉環姐姐,自然也不會許天長地久有盡時,此情綿綿無絕期。那麼這位老人是誰?他究竟許了什麼願?好吧!我們的故事就從這個老人的這個願望開始——

後唐同光4年(公元926)2月(本書所用日期皆為陰曆,可參照陳垣《二十史朔閏表》自行推算公曆月日),魏州兵變。唐莊宗派去平叛的李嗣源卻受叛兵所脅,於4月20日,便在莊宗柩前即位為唐明宗,28日改元天成。然而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位現年六十的老人並無意於皇位。因就在他即位的當天夜晚,他便焚香禱天“某本蕃人,世乃無福。遇亂為眾所推。願天早生聖人,為生民之主”傳說那玉帝也被這老皇帝為君仁愛之心所感,命天上神仙赤須火龍下凡代他治世。而同一天晚上,離他洛陽皇宮不遠的夾馬營裏,一位姓杜的老太太宣稱當晚的太陽落進了她的肚子裏(嗬嗬!傳說是真是假,本書隻作著錄,不屑考辨)

10個月之後,天成2年(927)2月16日,杜老太太生下了與丈夫趙弘殷的第二個兒子。傳說生的當天,赤光繞室,營中異香經月不散。於是趙弘殷為這個小孩取名趙匡胤,但老夫妻私下底卻經常親熱的喚這個兒子為‘香孩兒’。

927年這的的確確是一個亂世。唐明宗的眼光望北看去,契丹開國主耶律阿保機已在去年7月27日病卒。中子耶律德光在述律太後支持下當上了第二代國主。正等待著中原的孝子賢孫們的開門揖盜。望西北看,李仁福也是心頭大患,為免他與契丹勾結,早晚應把他的夏州與安從進的延州對換一下。西南的王建前蜀雖在2年前已被滅,但派去的西川節度使孟知祥與東川節度使董璋卻一個也不讓明宗放心。往南看,南平王高季昌與楚國王馬殷是暫時被後唐籠絡住了,但這樣的忠誠能維持多久呢?就像東南方的楊縛,權臣徐溫死了,他的稱帝之心恐怕再也壓不住了吧?東南方的另一巨頭錢繆已占據那塊土地30年了,何曾向中央上過一分錢的賦稅?王氏兄弟間則正在互相殘殺,王延鈞剛殺了其兄延翰,雙手鮮血的奪到了嗣閩王的位置。最遠的南漢那塊地天高皇帝遠,那個飛龍在天,自高自大的劉䶮就任由他瞎胡鬧去吧。

如此一來,李嗣源的確不願做這個不省心的皇帝了。但平心而論,他做皇帝這份工作倒還不錯。他做皇帝的這7年是五代亂世中難得的小康之年。趙匡胤的童年也就這樣幸福而平淡的度過。這期間唯一被後世史家當作神跡記錄下來的隻有2件事:一是他騎上烈馬,用自己的小腦袋與城牆去比堅硬;二是他外出彈雀遊戲,就在他出房的一瞬間,一場小地震把先前他歇腳的土屋震塌了。而兩次,小趙同學都奇跡般的毫發無損。隻不過相比於大漢天子劉邦,小子隻能感歎:宋朝的各大文豪啊!你們的想象力未免也太貧乏一些了吧!

但對於趙匡胤本人及日後大宋朝所有的官民來說,這樣的童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想想看:如在一個孩童的成長過程中親眼目睹了親人們死於戰亂,凍餓致死,甚或本人流離失所,備受欺淩。他將會形成怎樣的性格?一旦大權在握,又會給他人以怎樣的報複?想想日後苦大仇深的農民子弟朱元璋,宋人們真的應該慶幸在五代亂世中竟還有這樣一個天成長興的小盛世。

一眨眼,趙匡胤10歲了。這時的他恐怕絕不會想到:即將發生的一件事會成為他一生中最大的麻煩,也是他的繼任者們世世代代搞不定的任務。就在毛寫下著名的《沁園春·雪》詞的整整1000年前,一叫石敬瑭的沙陀人為了自己的性命與皇位,決定將靈魂出賣給魔鬼。他將詞中所描寫的中華大好河山割下一大片來(《資治通鑒》《新五代史》所載:幽,涿,薊,檀,順,瀛,莫,蔚,朔,雲,應,新,媯,儒,武,寰。合稱幽雲16州。《遼史地理誌》無瀛莫而有營平。2州實為劉仁恭所割,此前已屬契丹。錢大昕認為遼得瀛莫,旋為柴榮收複。故以營平補齊16州之地。東西約600公裏,南北約200公裏。相當於江蘇省加上海市的12萬平方公裏的麵積)去送給當時的契丹國主耶律德光,以換取他對自己起兵反唐建晉的支持。成功後的石敬瑭完全兌現了自己的承諾。不僅如數將16個州割給契丹(資治通鑒載此事在936年,遼史本紀則載於938年。或許有承諾割地與正式割地之時間差),還以自己45歲的中原老皇帝之‘尊’拜當時隻有35歲的契丹國主為父,成了遺臭萬年的兒皇帝。同時也為趙匡胤的大宋深深種下了亡國的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