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為相篇(2 / 3)

請看——“平戎萬全陣”由前鋒、殿後、中軍、左翼、右翼組成。總兵力達14萬以上。其中主力的中軍兵力是11萬。

中軍:3座方陣並列,每陣1大將,各方5裏,周長20裏,計7200步。3陣間各相隔1裏。陣麵共寬17裏。3陣中,每500步設戰車1乘,每車配備“地分兵”22人。每陣戰車計1440乘,另配有“無地分兵”5000人。合計中軍3陣共配備車4320乘,士卒110040人。士兵們分別配備有拒馬、長槍、床子弩(大型連發弩機)步弩、步弓、刀劍、盾牌等武器裝備。每陣還有“望樓車”(可移動的瞭望樓)8座。每樓有“望子”士兵80人。

以中軍為點,前後翼2軍、左右翼2軍平衡分列。全由騎兵組成,包括輕騎兵和使用騎槍、骨朵及團牌等裝備的騎兵。

左、右翼,每陣1萬騎,合計2萬。前、後翼減半,各5千,合計1萬騎。另各設探馬不等,有40騎,也有近650騎。

綜上所述,可說這是麵麵俱到,攻防一體的完美陣型了。趙光義非常得意。不知潘美等人看到這些東東時心裏什麼感受…朝聞道,夕死可矣。大家廝殺一生,臨老當了皇帝的學生。

大宋第一人趙普早在雍熙北伐剛開始,宋軍正節節勝利之時,就在鄧州上了著名的《諫雍熙北伐疏》或稱《班師疏》。在見利不見弊時就警告皇帝發兵時機不對,應馬上撤軍,且立即加強邊境警戒,小心契丹人的報複。之後的事印證了趙普每句話都是對的。他幾乎百分百預測到了宋遼之間戰爭的走向。

什麼是實力?全天下人們重新想起了一個事實——這顆曾為宋朝開天辟地的腦袋絕不會出錯。12月,焦頭爛額的趙光義把趙普再次召進開封…

端拱元年(988)2月13日。李昉罷相。趙普第3次成為宰相。11年前的“龍飛榜”狀元呂蒙正在做了4年多的參知政事之後也被扶正,與趙普同任宰相。雖非獨相,但趙普依然幹的風生水起。

事實上,曆朝曆代的開國宰相,像趙普、李斯、蕭何,都不是被任命出來的,那是物競天擇,搶出來的!

趙普上任1個月,就做成了第一件事:把樞密院、三司使都壓倒!

樞密院,與中書省並稱“二府”管軍;三司使。大宋第三重要的部門,管財。名義上都能與管政的中書省相提並論。當然為保證軍隊裏政委比司令大的鐵律,樞密使、三司使,還是要比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低半級。

可雍熙北伐階段,事情顛倒了。樞密院權勢大盛,全國一盤棋,都得給戰爭讓路。於是中書省被扔到一邊,達到的程度讓人瞠目結舌——“一日至六召,中書不預聞”即一天中。國家級政令發布了6條,宰相卻一點都不知道!當然這裏也有當時的宰相、人稱‘大善人’的李昉平日裏形象太懦弱的原因。爛攤子終究形成,就得有人來收拾。

趙普以大宋開國碩果僅存的元老身份,3月。就把樞密副使趙昌言、鹽鐵副使陳象輿、度支副使董儼、及當年上《河平頌》諷刺自己的胡旦全部廢掉!

第二件事,趙普要殺一個人。此人姓侯莫陳,名利用。他官不大,朝裏也沒什麼背景。但要動他。連趙普都要使盡九牛二虎之力,最後還差點功敗垂成。此人本事非常特殊——幻術。長大後,他到開封城去討生活。結果非常成功。全開封的人都被他給忽悠倒了。且他業務很廣,還兼職賣藥。<.推薦給了皇帝。當天皇帝就試了他的法術,頗為靈驗。於是立即封官,且迅速高升。事發前,他是鄭州團練使。正五品。這時宋朝也有一個人正當著這官,對比一下或許就有概念了——楊業之子楊延昭。以邊關百戰之功,也不過才隻是個團練使而已!

侯莫陳利用這市井騙子無惡不作,可大家連話都不敢說。直到趙普第三次上台。趙普收集好證據,交給趙光義。皇帝很猶豫——真有罪啊…但人還是不要殺了。流放商州,抄了他的家吧。但馬上又下旨不抄了。

搞什麼?這樣誰都知道這人很快就會東山再起。趙普再接再厲,這次有了針對性,一些讓大賤人絕對沒法忍受的猛料出籠…趙光義火了,這是要謀朝篡位啊!來人!把他給我剮了!但趙光義馬上又後悔了,他再派人去追,說千萬別殺。可惜後麵這位跑得太急,馬腿給扭了。等換馬再追,侯莫陳利用已在商州被剁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