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趙保忠(即李繼捧)回旨報告,李繼遷投降了。目的達到,別管真假,遼國女婿向宋朝投降了,至少是一重大的外交勝利。18日,李繼遷被任命為銀州刺史。
這一年,大契丹開始了他們曆史上的第一次科舉。這一科隻錄取了1個人,真正的優中選優。他的名字叫高第。
端拱2年(989)1月11日,耶律隆緒命令各軍齊集易州城下。21日開始攻城,次日城破。大宋易州刺史劉墀降遼。即以馬質為大遼易州刺史,宣布撤軍。29日回到幽州。
在1月11日的大宋朝廷之上,皇帝讓文武群臣各陳備邊之策。張洎、王禹偁、田錫等都各自做了發言。
3月7日,大遼於越、宋國王、戰神耶律休哥舉行了隆重的再生禮。按大遼製度,隻有皇帝和太後才能舉行再生禮。耶律休哥以其輝煌戰功而獲此殊榮,可謂異數。但休哥本人也許不知道,這是他最後一次的顯赫了。因4個多月後,他便將遇到那位他命中的克星…
7月6日,因趙普舉薦,張齊賢調任回朝,任樞密副使。
耶律休哥在7月得到一消息。宋軍的威虜軍糧草不夠了,趙光義令李繼隆派大批精銳部隊護送數千輛運糧車去救急。糧草、糧道…耶律休哥一聽就來了精神。他親率數萬精銳騎兵,不僅要毀了宋軍糧草,還要乘機把李繼隆的部隊全部消滅。
行軍路上,戰神非常偶然的遇到了一小隊巡邏宋軍。這支步騎混編的部隊才千餘人。戰神理都不理,就當沒看見。卻不知道這是他戎馬一生中犯的唯一也是致命的一次失誤…
這支宋軍的首領長著一張大黑臉,他叫尹繼倫。把手下們都召集了起來“這些混蛋把自己當成了刀俎,把咱們都當成了魚肉。他們定是打仗去的。如贏了,回來順手就把我們搶到北邊去。要輸了,回來也會拿咱們撒氣。今日之計。我們應卷甲銜枚,跟在他們後麵。給他們一個突襲。如勝了,我們就立了大功。如敗,猶不失忠義。諸位以為如何”
於是,尹繼倫全隊立即悄悄跟在契丹人後麵,一直跟到上次大戰的唐河附近。打槍的不要,悄悄地幹活…就在第二天早晨,天還未亮,契丹人剛吃早飯時,尹繼倫和他一千個部下突然衝進對方數萬人大營裏。見人就砍。且直接砍向了耶律休哥的帥帳。休哥正在吃早飯,筷子都還在手裏,就被一宋兵衝到麵前,手起一刀,將他的胳臂差點砍斷。據記載,這是戰神第一次在戰場上騎駿馬飛逃。而與此同時,李繼隆、定州城裏他的副手孔守正、鎮州的範廷召都被驚動了。大軍掩殺,耶律休哥又重傷逃跑。這一戰,遼軍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宋史》在這一戰後有2句話記載“遼人自是數年不敢南下”“遼人相戒曰:當避黑麵大王尹繼倫”之後就該看李繼捧、李繼遷這一對黨項兄弟的聯袂演出了。他們會把大宋和大契丹都看得眼花繚亂,頭暈腦漲。
淳化元年(990)1月,趙普因病罷相。12月9日,大契丹欲抵消2年前李繼遷降宋。宋封其為銀州刺史的影響,而封自己的駙馬李繼遷為夏國王。
淳化2年(991)6月7日,北宋第一勇將潘美卒。這是位真正的軍人。正因他的純粹,才造成他在官場中屈居人下。這不是他的恥辱。相反正是他的光榮!或許是他的軍事才能過高,所以才讓趙宋兩代君主都對他提防吧!想想看,征南唐時為什麼要賜給曹彬尚方寶劍?雍熙北伐時為何不以他為主將?對武將中的武將。定要加以提防!
潘美父親潘璘不過是一普通軍校,他起步時注定要從最低層開始。但他胸懷大誌,曾對好友王密這樣說“漢代將終,凶臣肆虐,四海有改卜之兆。大丈夫不以此時立功名,取富貴,碌碌與萬物共盡,可羞也”正如大丈夫生於亂世,當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以升天子之階。
潘美的功名從周世宗柴榮第一仗高平之戰開始。雖沒準確記錄,但他在戰後以功遷升西上閣門副使,從此他在後周朝野嶄露頭角,並被趙匡胤所識重。再之後,趙匡胤陳橋兵變,潘美敢於一人先回開封,使後周滿朝文武聽他一人傳信就群情慌亂束手無策,太後帶著小皇帝出宮避難。宋朝確立後,潘美又單騎入陝,帶著趙匡胤的政敵袁彥入京陛見。
史載,趙匡胤兵變當天回到開封,進皇宮清理除柴榮遺跡時發現了柴榮2個最小的兒子。其中之一為紀王。趙匡胤問怎麼辦,趙普微微一笑,隻回了2個字“去之”周圍人紛紛讚同。唯獨潘美以手掐柱,低頭不語。趙匡胤問“汝以為不可耶”潘美沉默。趙匡胤長歎一聲“唉!即人之位,殺從之子,朕不忍為”這時潘美才說“臣與陛下皆北麵事周世宗。勸陛下殺之,即負世宗。勸陛下不殺,陛下必疑我”但他仍把柴榮1個兒子抱回了家,當作自己侄子來養。從此,趙匡胤不問,他也絕口不提。這就是潘美。他可以追逐名利,爭奪功勳,但絕不會不顧一切,泯滅天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