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一天起,皇帝變得有點恍惚。經常一個人散步思索,還時不時去秘閣翻閱古籍。直到一天晚上,他偶遇秘閣直學士杜鎬,這是公認的博學且正直的宿儒“‘河出圖,洛出書’真有其事乎”
杜鎬不明所以,但他看到了皇帝苦惱的表情。於是說“假的。是上古聖人為教化天下,才假借這些神怪的事,讓百姓們相信”
皇帝的臉色瞬間開朗了,顯然某個難題己解開。那天晚上,杜鎬目送趙恒離開,卻怎也沒法想象:大宋帝國從此就將陷入徹底的瘋狂迷亂中!其中部分原因就是由於他剛剛所說的那句實話…這該死的誠實!
誠實?欺詐?到底哪個才更有益於這個世間?
皇上要假借祥瑞,封禪天下了,且要他配合著弄虛作假…王旦是答應還是不答應呢?國家的利益、君王的喜好,還有個人的名節,哪個更重要?要怎樣取舍?
出乎意料,皇帝沒跟他提任何“祥瑞”“封禪”的事,居然是請他喝酒。臨走,皇帝還令人取來一樽美酒,親手遞給了他,意味深長地說“此酒味道極美。帶回家與妻兒一起享用吧”到家後,他才發現裏麵根本就不是酒,而是滿滿一樽珍珠…皇帝的話在耳邊響起“與妻兒一起享用”是許諾也是威脅,家族富貴或是失寵冷遇,就在一念之間。
但另一個聲音卻穿越時空在他耳邊響起。首先是王旦本人的一句哀歎“什麼時候天下才能太平?我們這些人才得悠閑自在啊”當時與契丹、黨項的戰爭連綿不斷,弄得宰相樞密們都焦頭爛額。可那個聲音卻帶著微笑說“有點麻煩也不錯。太平安了就會懈怠。將來沒了戰爭,你會懷念這時的。因朝廷就會出別的亂子”是李沆!說過這句話後,李沆就開始變本加厲地把各地受災、盜匪、混亂等事情上報,讓趙恒惶惶不可終日。王旦記得他本人還曾反對過,但李沆卻就此說出了“聖相語錄”中最大的那句預言“皇上正當盛年,應讓他了解治國的煩難。要不然他不是被聲色犬馬所迷,就是要大蓋宮殿或大興刀兵或求神拜佛去了。我老了。這些怕是看不到了。可你要小心,將來這些都會落到你頭上”
果不其然,被聖相說中了!這些晶瑩溫潤的珍珠在燭光下煜煜生輝,王旦從心底裏不想要,但他敢嗎?他能容忍自己違背至高無上的皇帝意願嗎?
可他也清晰記得,李沆也曾麵對過他現在的局麵。那是趙恒決定要封劉娥為貴妃,聖相的反應是當著使者麵就把皇帝親手寫的詔書給燒了。讓使者給皇帝帶話“就說這事李沆不同意”於是這事就真的被聖相給否決了,事後皇帝沒有一點脾氣…
同樣一起趕考畢業,人的差距就是這麼的大!那一夜,不管王旦怎樣的輾轉反側無法入睡。怎樣痛心疾首哀悼自己的名節。天亮後,他都會端正衣冠走進大宋的中樞要地,去配合皇帝的所有決定…不過他不知道的是他並非被皇帝請客的唯一一人。那一晚,大宋東西兩府的好多長官都在與君同樂,卻沒一個像他這樣愁眉苦臉的…
傳說那天晚上,樞密使陳堯叟正在樞密院裏值班,突然被內侍帶進皇帝深處,七扭八歪後停在一處小殿前。進去一看,老熟人不少:三司使丁謂、老翰林杜鎬…不一會皇帝趙恒也來了。真正的君臣同樂。酒後每人各得一大袋珍珠…
景德5年(1008)1月3日,曆史性的時刻終於到來!宋真宗趙恒緊急取消年假,在崇政殿西側殿召見了東西兩府的主要官員“愛卿們,你們知道朕的寢宮是怎樣布置的嗎”
搞什麼?皇帝要自曝八卦?在場的每個人都非常虔誠地聽著“朕寢宮四壁都掛著青色幕布。早晨晚上如不點燈的話,什麼都看不到。可去年11月27日半夜時分,朕剛剛就寢,突然間整個房室光明大作。朕正驚訝。突然一神仙出現,星冠絳袍,對朕說‘你要在正殿建黃篆道場1個月。上天將賜你《大中祥符》3篇,不可泄露天機’朕悚然而起,恭迎神仙。但神仙卻忽然消失了。朕馬上提筆記下了神仙的吩咐。12月1日起吃素齋戒,在朝元殿建了道場,結9級彩壇,用上好香木雕成車輿,以金寶裝飾,等待神仙賞賜。現在己過了1個月的期限,但仍不敢撤去”接著皇帝突然給了臣子們一巨大驚喜“就在剛才,皇城司奏報說左承天門門樓南角的鴟吻上掛著塊黃絹,朕驚疑不定,悄悄派人去察看。結果回奏說‘黃絹長約2丈多,上麵係著一像畫卷的東西。外麵還纏著3周青繩,緘封處隱約看到有字’朕仔細思量,這就是神仙所說的天賜之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