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也不例外。隻見宰相呂夷簡突然間走了上來,像是問了句很瑣碎很無聊的話“太後,聽說昨天宮裏有位嬪妃死了”
此話一出,他威鎮天下的母後突然間站了起來,如臨大敵“宰相,你要管宮中之事嗎”說完不等呂夷簡回答,立即拉起了他,走進內宮。那一天,趙禎定是滿腹不解,但他己習慣了無條件的順從。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他不知道,更不敢問。隻是目送著他的母後又突然匆匆離去。
劉娥急速回到前殿,呂夷簡仍原地沒動,其他人都不見了。四目相對,心知肚明,劉娥直接發問“你為何要離間我母子”
呂夷簡也隻回答了一句“太後,你不想以後保全劉氏家族了嗎”大逆不道?竟敢威脅當朝太後的家族安危!可詭異的是一生強勢的劉娥卻沉默了。她細細思量,最後結果竟是‘意稍解’她消氣了。
宰相和太後共4句話的對白根本前不知頭,後不知尾,但實際上那與隱藏了20多年之久的那場宮廷最大內幕有關。劉娥是有福的,這位“宮中嬪妃”比她年輕20歲,卻比她早死了整整13個月。這讓她少了天大的麻煩。但呂夷簡所說的劉氏安危的話也絕非危言聳聽,所以她才會“意稍解”
但猶豫了,卻沒去做。她仍要用普通宮人之禮去發送這位“宮中嬪妃”且理由冠冕堂皇:禮部官員查出該嬪妃死的時辰不對,所以沒法大辦喪事。這時呂夷簡再次站了出來反對!這次不再問太後是否在乎劉氏安危了,而是直接要求在皇儀殿治喪,用一品大禮在洪福寺停靈,且太後和皇帝都要舉哀成服!這是封建帝國中僅次於皇帝駕崩、最隆重的喪事禮節了!
劉娥沒理他,宮裏有聖旨傳出說要把這位“宮中嬪妃”的靈車從皇宮城牆小門運出去。呂夷簡火了,直接要求覲見太後,我們麵談!劉娥再次拒絕。派出貼身大太監,就是那位把曹利用趕盡殺絕的羅崇勳。去問呂夷簡:你到底想幹什麼?
呂夷簡要求很簡單:一品大禮、水銀實棺、靈車定要走西華門!除此以外,概不答應!
劉娥很失望,這就是她親手提拔起來的“親信”…她派羅崇勳再去傳話“想不到你也這樣”
呂夷簡回答“臣位宰相,朝廷大事,理當廷爭。太後不許,臣終不退”
呂夷簡倔,劉娥更狠。你不退?我更不答應!結果羅大太監來回跑了3趟,大宋朝頂尖的兩位大佬就是談不攏。這時呂夷簡麵臨抉擇:放棄?還是堅持到底?要做就做到底!呂大宰相決定扔出最重大的那個秘密,一切咱們挑明了說“宸妃誕育聖躬。而喪不成禮。異日必有受其罪者,莫謂夷簡今日不言也”這是呂夷簡當年的原話“誕育聖躬”說的是生了皇帝“宸妃”就是死的這位“宮中嬪妃”。言下之意,這位李宸妃就是現任皇帝趙禎的親媽!
這涉及到23年前的一段宮廷秘聞。即民間野史盛傳的‘狸貓換太子’當然狸貓是絕對沒有的,也沒包青天包大人什麼事。現在的開封府尹是程琳,包大人要在24年後才打坐開封府。但這位李娘娘在生下自己的兒子之後,的確馬上被劉娥抱走了。20多年了,這位李娘娘根本沒法走近自己的親生兒子、現任皇帝趙禎半步,且她的名位始終隻是“順容”與嬪妃差了十萬八千裏。這“宸妃”的名號,她享受了絕對不會超過24小時。說白了。算是個臨別禮物吧。
不過現在有一問題:請問這件事真的隱密嗎?如果隱密,那為何李氏剛在宮中去世,宮外的呂夷簡立即就知道了?且要知道:呂夷簡不是他伯父呂蒙正。他新當的宰相,應沒那麼多的宮中眼線。且就算有。這種超重量級的隱密,也別想傳得出去。但呂夷簡就是做到了!仁宗朝的第一權相從開始起步時就與眾不同!富貴險中求,人人都不敢去動的東西,那裏麵才隱藏著人人渴求的榮華!呂夷簡之所以能成為呂夷簡。其間絕無半點的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