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琦進京,就像諸葛亮過江,真正的舌戰群儒。具體的辯論實在不想多講,隻說一細節,就知道他被刁難到什麼程度——5萬頭驢。
“請問韓公,進攻西夏要走遠路,且敵人營帳轉移不定,我們要追的話,曠日持久,怎麼辦”“簡單,我們要‘倍道兼程’就是玩命的趕路”
“很好。人可以玩命的走,可糧食總得吃吧?怎麼接濟”
“更簡單,我己計算好了。把開封府、京東路、京西路、河東路一共5萬頭驢集結起來,用它們運糧。驢走得快,能跟上行軍。萬一深入草原沙漠,沒吃的了,就殺了它們,一樣是口糧”韓琦非常認真地回答著,雖他說得比較…那個新穎。對方沒樂,同樣也很認真“嗯,是啊,把驢當獎品也是不錯的”
&nbs.推薦給他的。連朋友的朋友都這樣混帳,其他人可想而知。
於是24日,聖旨下來了。計劃大大的縮了水:五路出征變成了兩路,由他的涇原路和範仲淹的鄜延路聯合出兵,其它三路都被以各種理由砍掉。26日,下詔前線征集5萬頭驢。韓琦落寞的離開了京城,趕回邊疆。這個新年真是難過。終於可出兵了,但兵力少了一半還多,這仗得怎麼打呢?
大戰即將開打!再來關注下宋軍當時最強的武器、那位西北第一戰鬥力,狄青,他在哪?
狄青剛剛出獄,正慶幸自己還能活著。他犯事了,什麼罪名曆史沒記載,但已到了砍頭的程度。很幸運,那時還是範雍在站最後一班崗。範老夫子別的好處沒,心還是很善良的,以狄青之勇武,還是留著不殺吧…
&nb.推薦給了韓琦、範仲淹兩人。他們也對狄青高看一眼。範仲淹還送《左傳》給狄青“為將不知古今,不過匹夫之勇”從此狄青努力讀書,精研秦漢以來的將帥兵法,終於成長為一代名將。
康定2年(1041)1月8日,新年剛過,韓琦就接到了皇帝的新命令、一個差點讓他昏過去的命令:5路變1路,要打你自己打吧!
原因就在他的好朋友範仲淹。要說範文正公的文采就是好。韓琦得親自進京,才能爭取到點什麼。可範仲淹身在外地,一封奏章就能起到同樣作用。
原本定下的就是正月上旬出兵。就是今天了!可範仲淹如此推三阻四,定要嚴防死守。還要留下鄜延路給李元昊做什麼改過自新之路,說什麼鄜延路從前就是黨項人進貢的道路。狗屁!韓琦為了盡力挽回,他讓自己好友,也是範仲淹的好友尹洙去延州,務必要勸說希文兄改變主意,助我出兵北伐,掃平西夏!國事至此,唯有一戰!
尹洙到了延州。範仲淹熱情接待,不過要求一概拒絕。說來說去,他仍希望韓琦放棄軍事冒險主義,跟著他的步調走。他說鄜延路這大半年來不僅青澗城己聲勢浩大。我還修建了承平、永平等12砦,安置漢、羌移民,在鞏固邊防的前提下,陣地都開始前移。
這樣雖慢。但極其穩妥。
問題就在這“穩妥”二字上,無論尹洙怎樣勸說,範仲淹都不接受沒必勝把握的出兵。最後尹洙長歎一聲“韓公曾言‘用兵須勝負置之度外’範公今日過慎。看來真不如韓公”
範仲淹冷笑“大軍一發,萬命皆懸。士卒之命,國運之交,都可置之度外?我不知這種論調高在何處”
當天不歡而散,尹洙返回,輪到韓琦仰天長歎。他把最後的希望轉向了龐籍,未來的龐太師這時是陝西都轉運使。所有的軍需錢糧都要由他轉手分配。韓琦既已決心出兵,便要請龐籍盡一切可能幫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