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琦霸道篇(1 / 3)

用什麼辦法?簡單!前麵說過:富弼母親去世後,富弼按慣例辭官回鄉守孝,可慣例中還有特例:宰執身份的官員可遇喪起複,回去悲痛一陣子還回來上班,官職不變。仁宗皇帝當時先後5次派人帶詔書,命他回京重當首相,卻不料富弼無論如何都不答應…問得急了,富弼才說出實情。原來他臨走前和韓琦有過次談話,內容就是宰執大臣遇喪起複是不是合適?傻子都知富弼在說什麼,他媽媽剛死!韓琦呢?漫不經心回了一句“此非朝廷盛典”這不是什麼光彩事…富弼一下就明白了對方意思:這是說他是個留戀官位的貪婪人!一生清廉自守、沒留下任何汙點的富弼怎受得了這個!尤其如這時他回來再當首相,就等於默認了韓琦當初是當麵罵人!

天大地大,品德最大,富弼的首相位置就這樣丟了…絕妙的是,占了大便宜的韓琦倒非常生氣,他公開埋怨“我隻隨便一說,他倒怪起我來”活見鬼!就拿韓琦當時身份來說,以大宋的次相地位,談話對象還是當朝首相,你怎能隨便一說?

拋開當時恩怨,說趙曙即位後兩人的變化,富弼守滿了3年孝,這次回來也隻能當樞密使了,首相變成了韓琦。而在他離開這3年裏,天翻地覆,韓琦有了擁立之功,加上文臣裏最強武將的性格,他開始變得獨斷專行,為我獨尊!

沒人敢反對,可富弼不買他帳,富弼同樣以下級身份(東西府平級,但威望職權稍遜)反抗韓琦,同樣的拆上級台…

曹太後撤簾、宋英宗親政後第二個月,趙曙邊給親生子女加官邊給宰執大臣們升職。東府韓琦、西府富弼首當其衝。韓琦是宰相兼右仆射,富弼是樞密使兼戶部尚書。照例一番推辭後,大家都高高興興收下了皇帝的禮。唯獨富弼一連7次上書:我不要!

——“先帝無子,立陛下為嗣,中外皆知當時盡出皇太後官諭,料陛下亦自知之”——“請皇太後權同聽政,此非太後本意,蓋不得己從大臣之請也。陛下才康複,皇太後即日還政,退居深宮,此天下人有識無識者盡知,皇太後始終無所負於陛下也”——“先帝臨禦天下42年。蟲魚草木皆沾德澤,臣事先帝亦30餘年,今日不忍見其孀後、幼女失所如此,而臣反坐享陛下遷寵,還得安乎”——“仁宗與皇太後於陛下有天地之恩,而尚未聞所以為報,臣於陛下不過有先時議論絲發之勞,何賞之可加?陛下忘天地之大恩,錄絲發之小勞。可謂顛倒不思之甚”

奏章寫到了這力度,效果等於零,趙曙根本無動於衷,全當耳邊風!沒辦法。隻好由司馬光出場。再次強調:老混蛋無論做什麼事都能讓對方不得不聽他的。除了未來比他還強的“拗相公”王安石外,他所向無敵…

具體到這件事,司馬光給皇帝搬來了一台階,趙曙不下也得下…

8月。知諫院司馬光聯合禦史台呂誨,彈劾一個叫任守忠的太監。他們列舉了任守忠的10大罪狀,說實話:如每一項都是真的話。那他就是兩千多年封建曆史中可排名亞軍的大太監,估計僅次於那位“九千歲”魏公公。就看第8條“規伺語言,撰造事跡,往來革麵,進退異詞,使兩宮交鬥,遂成深隙”這是在說:趙曙和曹太後(5月21日,上尊號慈壽宮)兩宮失和,完全是任守忠挑撥的!至於這太監到底有沒有這種力量,就不是司馬光要關心的了。司馬光要求把任守忠斬首,說這樣就能讓兩宮重新和好…

這台階太好了!隻要趙曙還有一星半點理智,就該借坡下驢,挽回自己聲譽。可他在猶豫。這就讓人捉摸不定,總覺得他另有隱情…於是他死黨們就主動站出來幫他圓場:韓琦“陛下登極之時,任守忠也有輔助之勞,可從輕發落”

這句話立即被富弼抓住了破綻!富弼搶上前去,高聲對趙曙說,讓全殿臣子都聽得見“您的帝位是先帝仁宗親自授予、皇太後協助登基的。您隻應追念仁宗的顧複之恩、報答皇太後擁佑之德。現在有人說某人有功、某人有勞。臣實在想不通,難道是他們?而不是先帝與太後讓您即位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