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皇太後心領神會。5月3日,這條命令一下,全國各地的奏章像雪片般飛進了開封城!老混蛋得逞了!全是讚同他結束新法的!為什麼會這樣?原因很簡單。熙豐新法隻是15年間的事,與之相比,傳統的士大夫階層已積累了多少時代?能寫奏章的人,都在他們範圍之內!
就在這時,本應存在於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間的潤滑劑失效了!18日,“三旨相公”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王珪病逝。
26日,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蔡確升任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成為大宋首相。他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的次相之位由知樞密院事韓縝接替。韓縝的知樞密院事之位則由門下侍郎章惇接替。那章惇所空出的門下侍郎(副宰相)之位由誰來做呢?答案:司馬光!老混蛋終於如願以償,進入二府,成為“司馬相公”借助這一勢力與輿論,司馬光趁勢把變法前被趕出京城的同黨們全都召回開封,把他們一個個安插進國家重要部門:劉摯、趙彥若、傅堯俞、範純仁、範祖禹、唐淑問成為台諫官,把持言官口舌。呂大防、王存、孫覺、胡宗愈、王岩叟、蘇軾、蘇轍進入六部,隨時候補中樞。文彥博、呂公著、馮京、孫固、韓維等元老為國家谘詢政務,像元老院一樣地位超然!
1個多月時間裏,老混蛋已準備就緒,要對新法開刀了!
6月15日,“聖人”程顥去世。21日。呂公著回京,高太皇太後親自接見,呂公著上奏10事,求罷免新法。7月6日。呂公著被提拔為尚書左丞。
這些舉動,新法集團都看在了眼裏,他們終於意識到危險來了。老混蛋能成為新法教主王安石的終生大敵,果然是相當的不好對付!
緊張之餘。他們想到一萬全之策。既在權力上沒法對抗,那麼就從禮教上尋求力量。正好反對派們時刻都標榜自己是“君子”,那麼聖人戒律是不是要遵守呢?
子曰“父死,子三年不改其道,可謂孝也”這是最起碼的對亡父的尊重!現在登基的哲宗小同學,無論如何不能讓他立即就改變先帝神宗的政治綱領吧?而3年,這對政治來說是相當漫長的時光,足以讓很多變數發生…
這提議正中要害!剛剛還張牙舞爪的反對派們都沉默了,天大地大。孔聖人最大!子曾經曰過的每句話都是最高指示。誰敢反對?而“孝”字是儒家學說核心要素。敢在這上麵含糊,那就真的國將不國了!
但在老混蛋身上無效!他臉都綠了,3年?我都等了5個三年了!現在我連3個月都不想再等了(何況:作為後來者的我們知道:老混蛋的生命隻剩下了最後15個月多。3年?早就進棺材了)那怎麼辦?眼珠一轉,計上心頭。作為一名義上的純儒、一道德上圓滿無缺的完人,老混蛋雖不能修改這句話,可並不妨礙他弄虛作假~
老混蛋提出了個口號,現在我們廢除新法,並非“以子改父”而是“以母改子”是以神宗親愛的媽媽高太皇太後的名義進行的!
且特別注明:我們雖是改動了神宗的法規,但並不是說先帝有什麼錯。錯都在王安石、呂惠卿!先帝是被他們蒙蔽欺騙的…我很好奇:老混蛋這是不是在隱晦地說:先帝很笨、很好騙呢?
拋開這不講,“以母改子”本身就是個大笑話!查遍儒家經典,隻有“女子在家從父、無父從兄、出嫁從夫、夫死從子”請問司馬光是從哪翻出來個“以母改子”的呢?
無論哪一條都說不通!可老混蛋覺得理由足夠了,高太皇太後更覺得充分得過了頭。在‘女中堯舜’的心裏,這件事在探討,就已經是對她尊嚴的挑戰!難道她想幹什麼,還要誰來批準嗎?
老混蛋如願以償,在神宗皇帝駕崩4個多月後的7月12日,就對新法動手了!頭一刀砍向了“保甲法”直接看司馬光奏章的原文“自唐開元以來,民兵法壞,戎守戰攻,盡募長征兵士,民間何嚐習兵?國家承平百有餘年,戴白之老,不識兵革。一旦畎畝之人,皆戎服執兵,奔驅滿野,耆舊歎息,以為不祥”這是中心思想,第一他說中國人有100多年不練兵了,所以也就沒必要再練。重點看“國家承平…以為不祥”這一段。這是他之所以要廢除保甲法的理論依據。因到處都是練武的人,讓鄉村的老頭們很不安,覺得不吉祥,所以要廢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