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宗親政篇(1 / 3)

高太皇太後仿佛知道死後會發生什麼,把之前貶出朝廷的一些重臣召了回來,重新安排到重要崗位。如蘇軾、範純仁。這是她為保住自己創建的理想社會留下的最後一道保障。

關於她,最後一點要說的是她的安葬規格。作為太皇太後,她的墓本應是園陵,卻建成了山陵。那是皇帝才有的資格。她的隨葬物使用了純金,而宋英宗、宋神宗隻用了鍍金。而高氏生前一直自我標榜、最自豪的一點,是節儉…

高太皇太後死後一個多月是宋朝近10年來最安靜的日子,沒爭鬥、沒誣陷、沒黑名單、沒派係,籠罩在開封城上空的政治空氣是透明的…久違的清新寧靜終於又出現了。多麼美好的日子,最後還是被舊黨人打破了…

10月,呂陶和範祖禹這兩位神仙哥長篇累犢寫了好幾篇奏章,表達了他們很急很焦慮的心情,至於原因,隻是因小皇帝太安靜了。

呂陶的奏章裏說:皇帝你好,這一個多月裏你都在想什麼呢?估計你啥也想不清,所以我指出兩點:1不管你要起用誰,要做哪些事,都要從國家利益出發去考慮。2關於偉大的故太皇太後,她是我們完美無瑕的太陽,哪怕隕落了,也不能懷疑她曾有的光輝。我建議你向仁宗皇帝學習,當年劉太後去世,他下令不許任何人議論天聖年間的是非,保證了朝局的安穩,更維護了劉太後的尊嚴。同時也造就了仁宗自己的孝子之名。這才是你應所思所想所要做的事…

奏章送進去了,宋哲宗繼續安靜…

這還了得?範兄,請你接著上,不服就整服他!10月的範祖禹寫了幾篇奏章後,局勢突然有了新變化。月底,宋哲宗頒布了他親政以來的第一條命令,給樂士宣等6個內侍複官。11月,範祖禹立即抓住新重點,奏章就拿這件事說起!他說:皇帝你好。你現在親政已快2個月了,天下人都看著你,你沒施行一項善政、沒訪察一個賢人,卻給身邊太監升官,這會讓天下人說你閑話的,能不能注意點?

宋哲宗繼續保持安靜…

範祖禹火了:我要求追回任命太監的詔書!

宋哲宗還是安靜…

範祖禹決心頂到底,他要求麵諫,和皇帝當麵說清楚!

這次哲宗同意了,給了範祖禹當麵說話的機會。範祖禹不愧是在鬥爭中幸存的精英分子,見麵後他立即把太監扔到一邊。說起了整個舊黨集團達成共識、一致關心的問題——怎樣打壓新黨集團。防備一切可能出現的危險!

範祖禹發揮自己現在還在世的人中曆史第一大宗師的功力。全麵回憶從熙寧變法到元豐改製這15年裏發生的每一件事,論述從王安石到蔡確、章惇每一個變法派高層的奸詐本性。長篇大論精彩紛呈,說了好半天,發現宋哲宗仍還是安靜…

時間到!他隻好告退走人。總不能拎起宋哲宗的龍袍領子。命令皇帝一起高喊變法派該死吧?

消息傳開,舊黨一片茫然,小皇帝到底在搞什麼?這樣安靜,實在讓人心驚肉跳。不過也很可能什麼都沒搞,因他和高太皇太後在世時一樣嘛,一直很安靜…安靜中有的人變得鬆泄,有的人開始收拾行李,準備閃人!

鬥爭中幸存的人都有獨特預感,尤其是那些被鬥爭過的人。如蘇軾,他感覺到危險在一步步逼近!他預感對了,不久後,宋哲宗全麵開始對章惇、呂惠卿、曾布等新黨人複官。複官,並不是一下子恢複到原來官職。而是一點點向上升,從閑散的、隻有工資沒權力的“宮觀”職,如章惇這時是以資政殿學士提舉杭州洞霄宮,隻是主持了一個道觀,從這基礎上升起,給一點點小實權…

隻是這種程度的升職,蘇軾立即決定撤退!他寫了辭職信,主動要求外放。哲宗同意了,臨走前,蘇軾寫了份奏章,這份奏章在曆史裏很有名,因曆代公認,蘇軾當時說得太理智、太耐心、太切實了“…陛下聖智絕人,春秋鼎盛,臣願虛心循理,一切未有所為,默觀庶事之利害,與群臣之邪正。以三年為期,俟得其實,然後應物而作,使既作之後,天下無恨,陛下亦無悔”意思就是皇帝你是超級天才,年齡又處在最好的階段。臣希望你放棄高傲遵循道理,在什麼都沒去做之前,先靜觀事情發展和臣子們的心性。要觀察三年,等你看清楚,心裏有底,然後再找個好機會開展工作。這樣,你做了後,天下蒼生才不會產生怨恨,你自己也不會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