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素登場篇(2 / 3)

5月,金軍先攻下沈州。高永昌大懼,這才請求去號稱藩。但已晚了。金軍已殺到遼陽府城下。一場大戰,高永昌大敗,率5千騎逃亡長鬆島。遼陽府開城投降。撻不也則抓到高永昌來獻,完顏阿骨打命拖出斬首…於是1116年5月,大遼東京道正式淪陷!

本年宋夏之戰,宋軍攻破仁多泉、臧底河2城,屠城而歸。新築震武城。唃廝羅舊轄之地盡入於宋。11月,為報複宋軍屠那2座城之仇,西夏數萬精兵攻打涇原路的靖夏城,亦屠城而歸。

政和7年(1117)1月11日,殿前都指揮使高俅被任命為太尉。

大家印象中的高太尉是集卑鄙無恥、懦弱殘暴為一體的妖孽人物,在《水滸傳》惡人排名榜上,他比蔡京都高,雄居北宋第一!可真實的曆史中,他實在惡得有限…

高俅沒文憑,屬自學成才。據分析他的“才”應很不錯,因他能在北宋第一文豪蘇軾手下做些抄抄寫寫的活。以東坡之才情,怎能忍受一字寫得難看、行文粗陋的人在身邊呢?所以高俅無論言談還是文字能力,都至少在中人之上。

蘇軾是很喜歡高俅的。在被排擠出京城到外地當官前。他把高俅推薦給別的高官。第一個是曾布。但很遺憾,曾布說手邊人夠了。於是隻好另找別家。高俅投靠了駙馬都尉王詵。這是個不稱職的駙馬,王詵的生活太香豔了,成天招蜂引蝶,活生生的把蜀國長公主給氣死。結果把宋神宗惹得大怒。公主剛安葬,立即把王詵撤職。可這不耽誤王詵和趙佶間的私人友誼。兩人是宋朝宗室裏的繪畫高手,每天恨不起25小時膩在一起…

某一天,王詵派高俅給端王趙佶送一梳頭用的篦刀,當時趙佶正在踢球。高俅的機遇到了,他目不轉睛地看,看得未來皇帝主動問他:你看什麼。會踢嗎?高俅不要太會踢哦!那天他超水平發揮,一下把趙佶踢成了球友,每天都離不開他。從此他成了趙佶的親信,等到趙佶登基。他跟著雞犬升天,做到了殿前司最高長官。

從此之後,北宋的軍隊就變味了。具體說:高俅把國家軍隊當成了自己的工程隊,給他蓋房子、修花園。當成了手工作坊,軍人加工器皿,運到外地去賣。當成了跟班的,每天不去訓練,陪他東走西逛。還被他沒收了軍餉,沒生活來源,逼著軍人們從事各種額外工作去養家糊口…在這過程中,北宋京師重地的禁軍完蛋了,軍事素質一泄千裏,等到大難臨頭,盡管人數眾多,卻毫無戰鬥力可言!

另一方麵,高俅則顯得很有人情味。他飲水思源,始終記著蘇軾推薦之恩。蘇軾死後,每當蘇家子弟進京,高俅都會多方照應。

於是軍界之外總會說高太尉厚道、高太尉仗義、高太尉不忘本…不管怎樣說,高俅都不招人恨。哪怕軍界內部,也沒人對他呲牙。因所謂的腐化禁軍、爛掉戰鬥力之類的事,也不是他開的先河…

有宋一代,除開國皇帝趙匡胤時期,京師禁軍百戰百勝、震懾內外,到大賤人時代就已全完蛋了。燕雲之役、雍熙北伐…這兩場超級戰役之後,禁軍的老骨頭都沒了,剩下的都是少爺兵!每月領軍糧,都雇人往家裏背。廢物懶惰到這地步,還有什麼指望?至於讓官兵幹私活,更不是高俅的專利。真宗、仁宗時期留下了很多傳說,如哪位兵哥哥手藝獨到,做出什麼新玩意;哪位兵哥哥好運氣,給哪位長官跑長途,賺了多少錢…這事太多了,嚴格說,高俅對北宋禁軍的傷害頂多是雪上加霜,硬要把爛掉軍隊的帽子扣到他頭上,實在不知所謂…

本月,金軍攻占春州、泰州。其戰略意圖直指大遼國的上京道!繼東京道淪陷之後,大遼國最根本重地上京道受到直接威脅!